研究生一畢業,就來了。
當時,他放棄了考公務員,放棄了進國企,而是進了紅林這樣一家私募公司。
他是覺得,這種私募公司,氛圍能夠更自由一些,更有利于自己施展才華。
而且紅林投資在當時已經是國內鼎鼎有名的大私募了,林洪生本人也已然是投資界的一方大佬。
這樣一個平臺,很適合他。
所以,他不顧家人和導師的勸阻,毅然決然的來到了紅林。
從一名研究員做起,很快,他就嶄露頭角。
而林洪生也給予了他足夠的信任,不到四年的時間,他就做到了紅林研發部經理的位置。
成為了紅林絕對的核心。
他的收入,也從開始的每月八千,漲到了現在的年薪千萬,翻了一百倍。
他的家人以他為驕傲,他的導師,也經常把他作為榜樣介紹給學弟學妹,更是經常邀請他回學校給學弟學妹們講課。
他成了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可他卻漸漸的有些茫然。
一開始,林洪生在他眼中,是投資大佬,是讓他崇拜敬仰的前輩。
林洪生的冷靜、果斷、狠辣、甚至有些不擇手段的風格,一度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資本市場里沒有道德可言,這句話他就是從林洪生嘴里聽說的。
但是漸漸的,他就有了新的看法。
資本市場猶如戰場,戰場之上,兩軍對戰,為了獲勝而不擇手段,是可以接受的。
兵不厭詐嘛。
可是,不擇手段,也應該是有個底限的。
對于戰場之上的對手,不擇手段無可厚非,可是對于那些本不想上戰場的無辜之人也不擇手段的去對付人家,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就比如這次林洪生針對吳輝的所作所為,在蘇溪看來,就有點說不過去。
當然,這還不算是最過分的,比這更無恥的事情,林洪生也都干過。
除此之外,真正讓蘇溪感到茫然的,是林洪生表現出來的局限性。
無恥無下限,本身就是局限性的一種表現。
有句話說得好,胸懷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
一個格局有限的老板,是很難將事業做大的。
蘇溪向往的,是在資本海洋中,縱橫馳騁,與那些國際資本大鱷,真真正正的去較量一場,而不是窩在國內這個小池塘中,整天算計這個算計那個。
可是,國內目前的政策環境,他也沒多少機會去跟那些國際資本大鱷們較量。
除非是能夠進入國內某些特殊部門,或者是直接去國外,加入某個投資機構中。
但是這兩條路,前者是進不去,后者是不想去。
所以蘇溪現在有些茫然。
他就像一條向往大海卻被困在池塘里的魚。
這個時候,林洪生正在那吩咐何大成,讓他隨時留意著盤面情況。
告訴他,覃飛未來幾天很可能會迫不及待的往上拉一波,如果股價真被他拉上去,那就出手打壓一下了。
何大成忙不迭的保證,說絕對不會讓寧東股價上去的。
林洪生滿意的點點頭,又囑咐了幾句,才讓兩人回去。
離開林洪生的辦公室,蘇溪跟何大成兩人誰也沒理會誰,卻不約而同的去了衛生間。
在衛生間門口,碰到了剛從里邊出來的盧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