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搖頭苦笑:“我是那樣的人嗎?”
孔沁芳說道:“其實我們應該很慶幸,身邊有陳偉這樣的朋友。看看陳建林、鼎宇、寧東的遭遇就知道了,如果他們身邊,也有一位像陳偉這樣的朋友的話,也不至于落到這個下場。”
孔沁芳這番話,倒也是發自內心的感慨。
身邊有一位資本大鱷朋友,關鍵時刻確實能幫上大忙。
比如陳建林。
陳建林本身就是官府領導層退下來的,有一定的人脈關系,而且在職的時候,他就是負責旅游這一塊,對這一塊業務也相當的了解。
陳建林在接手九龍山景區之后,無論是在景區的設計開發還是在對外宣傳方面,都做的相當不錯,九龍山就是在他的經營下,才評上了五A級景區。
搞景區,陳建林確實有一套。
他唯一的短板,就是資金了。
陳建林當時也不是沒想過找其他投資者入股。
可這個投資者,卻不是那么好找的。
首先必須要有實力。
景區開發,動輒幾個億幾十個億的資金投入,沒點實力,那是想都別想。
其次,這個投資者,必須跟陳建林彼此信任。
陳建林信任他,他也信任陳建林。
若是彼此不信任對方,陳建林天天提防著投資者拿走他的經營管理權,投資者也懷疑陳建林有沒有能力將景區建設好,這種情況下,雙方將精力都浪費在一些猜疑防備上了,自然也就沒心思再去經營景區,早晚會分道揚鑣。
最后一點,投資者得是真心想要投資景區。而且得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
當年陳建林雖然也認識幾個有實力的老板,其中有幾個跟他關系也不錯,但是那幾個都不愿投資景區。
而那些想投資景區的,陳建林又信不過,怕那些人最后反客為主,把他給轟下臺。
所以最后,陳建林就只能是去借債建景區。
如果當時陳建林身邊有個像陳偉這樣的朋友,既有實力,又不謀奪控制權,只是單純的做投資,那陳建林也就不會有后邊的這些麻煩。
不光是九龍山跟紫仙山兩大景區能開發的更加完善,他自己說不定也能多活兩年。
鼎宇也是如此。
如果當年盧漢東身邊也有個陳偉這樣的朋友,那也用不著去找林洪生貸款了,更不會中了林洪生的圈套。
反倒是吳輝還算是幸運的,至少他遇到陳偉了。
在跟覃飛見過面,詳細的談過之后,孔沁芳就知道,如果陳偉不插手,那僅憑海華和寧東,根本不是林洪生的對手。
到時候別說是把寧東拉上岸了,海華都很有可能被寧東拉下水。
而現在,有了陳偉和覃飛的加入,那他們對付林洪生的把握就大多了。
雖然說,最后吳輝也會失去控股權,但卻不會失去經營管理權。
董事長一職還是他吳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