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飛聽說過丁洪彬。
兩人算是一個時代的,年紀也一樣大。
只不過,覃飛是做私募的,而丁洪彬主要是做風險投資的。
丁洪彬雖然很低調,外界幾乎就沒幾個人聽說過丁洪彬,但是圈內人卻是或多或少的都聽過他的名字。
國內的投資圈子就這么大,兩人又都算是圈里的佼佼者,雖然彼此沒見過面,可卻都知道對方,也都挺欽佩對方。
覃飛自不用說,當年身為私募一哥,丁洪彬欽佩他很正常。
而丁洪彬在十年前雖然名氣不如覃飛,但也做了幾筆讓人刮目相看的投資。
其中最令人稱道的兩筆,一是當年馬爸爸還留著中分頭,夸著黑皮包四處兜售他的夢想的時候,丁洪彬就看出這個長得跟外星人似的家伙,有點不同尋常,兩人僅僅見過一面,聊了不到半個小時,丁洪彬就毫不猶豫的投了五百萬給了那個別人眼中的大忽悠。馬爸爸也很大方的給了他百分之零點五的股份。當時所有人都說丁洪彬傻了。那個年代,五百萬可不是小數目,幾乎是丁洪彬一半的家底了。
好多人都說丁洪彬被騙了,別的不說,五百萬,才只給百分之零點五的股份,一個真好意思給,一個真不嫌棄。
丁洪彬也不解釋,只是一笑置之。
十年后,沒人再嘲笑丁洪彬了,甚至好多人還懊惱不已,早知道當初也投錢給那個外星人了。
十年時間,翻了幾千倍啊!
另外一筆就是當年智能手機剛出來的時候,丁洪彬便意識到這個行業的巨大潛力,在其他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丁洪彬就斥資十個億買入水果公司的股票。
當時,水果公司的股價才十幾美刀一股。
當然,這兩筆投資看到效果的時候,覃飛已經進去了。
覃飛之所以對丁洪彬新生敬佩,也不是因為這兩筆投資,而是丁洪彬的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小筆投資。
在十幾年前,互聯網科技正如火如荼,好多互聯網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當時,幾乎是個人都能看到這個行業的巨大潛力,所以好多資本也紛紛涌向這個行業。
覃飛也不例外。
覃飛當時雖然是做私募的,可看到這樣的機會,他也心動了,正好他自己手頭也有點閑散資金,所以就想找個合適的項目,投資一筆。
在經過一番考察之后,覃飛選中了兩個項目。
都是互聯網項目,也都是剛創立不久,甚至兩個項目也有點類似,只不過一個老板是剛畢業的年輕人,一個老板是工作幾年的技術員。
覃飛跟這兩個老板都見過面,感覺那個剛畢業的,有點輕狂,看問題太過理想化了,給人一種夸夸其談的感覺。反觀另一個工作了幾年的技術員,就比較老成持重了,給人一種踏實可靠的感覺。
所以覃飛就傾向于投資給那位工作幾年的技術員。
也是在這個時候,丁洪彬來了,估計也是有投資意向,緊隨覃飛之后,也跟那兩位老板見了一面,然后,丁洪彬當場就跟那位剛畢業的小老板簽了協議,投資了五百萬,反而沒有跟那個老成持重的技術員合作。
覃飛當時也僅僅是對丁洪彬這個人有所耳聞,對他也沒什么特別的印象。
畢竟當時覃飛可是如日中天的私募一哥,丁洪彬在他眼里,大概也就跟個新手差不多,要不是因為兩人恰好看中了同樣的兩個項目,覃飛可能都不會注意丁洪彬。
在得知丁洪彬投資了那個畢業生的公司,而沒有投資那個技術員時,覃飛還有些不屑,覺得丁洪彬這眼光果然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