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子再次行禮,拜入玄松門下,與其一起行走,二者皆是天大的機緣。
玄松道人哈哈一笑,帶著云中子,二人一步一步往著東海海域走去。
此時距離蓬萊、瀛洲、方丈三處仙島出世,還有一段時間。
等什么時候東海一地的生靈修士,達到一個頂峰,蓬萊、瀛洲、方丈三處仙島,俱時自會現身而出。
一路走下來,玄松道人也不著急,皆是一步步前行,偶爾遇到不錯的景色,還會歇息一二日時間。
對此,云中子十分納悶,明明可以駕云而行,偏偏步行。
奈何,玄松如此,他也不好出言詢問。
自從云中子化形以來,幾乎少有步行的時候,大多都是駕云而行。
玄松道人也不閑著,不時與云中子講解一些修行中的常識。
云中子雖說跟腳不凡,又是一位福德之仙,卻改變不了修行時間上短的缺陷,對于一些修行常識,似懂非懂。
偏偏此時又趕上鴻鈞道祖合道,修行越發艱難。
“修行一事,可慢不可急,你剛剛悟出一絲空間法則,無需強求修行,一切順其自然即可。”
一位太乙修士,強行修煉空間法則,有害無益。
“你可知大羅金仙境界有何區分!”玄松道人突然出言問道。
“回稟師尊,弟子只知大羅金仙境界,不可其中有何劃分。”云中子實話實說道。
一路走來,玄松并未傳下什么真經,混沌鍛體真經乃是肉身法門,并不適合云中子
僅僅傳下一些有關先天五行大道的理念。
先天五行大道,既是一種無上大道,同時又是一種最常見的基礎法門,適合任何一位修士修行。
“大羅金仙境界,可以分為得道、載道兩個境界。”
“前者需要悟出自身大道,后者則是以先天靈寶寄托一身道果。”
“如今你以是太乙金仙巔峰境界,想要突破大羅金仙一境,需要悟出屬于自己的大道。”
“也就是常說的“悟道”二字。”玄松道人指出云中子突破大羅金仙的關鍵。
大羅金仙一境,非是外人可以幫助,只有修士自己悟出自身大道,才能踏足大羅金仙境界。
聞言,云中子一臉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踏足太乙金仙巔峰一境,也有一段時間,卻對大羅金仙境界一直摸不著頭緒。
原來大羅金仙境界并非苦修,而是需要悟道,悟出自身的大道。
沒有悟道,何來載道!
“多謝師尊指點!”
至于載道境界,玄松沒說,云中子也沒有出言詢問。
載道境界,對于云中子言之過早。
再說,玄松道人身上不缺先天靈寶、靈物,云中子無需早早尋找先天靈物祭煉證道靈寶。
這一日,二人來到一處山谷之中,暫時停留下來。
此地已經是位于東海岸邊,站在山上,遠遠可以瞭望東海海域,碧藍一片。
“妙妙妙,此處山谷倒是有些玄妙。”望著眼前的山谷,玄松道人贊嘆一聲。
對于準圣而言,先天靈氣濃郁與否,已經無關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