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向道!
玄松微微一笑,沒有多說什么。
依照姜子牙的天賦,若非他是主持封神之人,玉清怎會將其收入門下!
哪怕是將其收入門下,又不幫助姜子牙改變資質,踏足仙道之上。
想來這一世,姜子牙必然無緣仙道。
否則,單憑玉清身懷的三光神水,足有改變姜子牙的修行天賦。
不過,別看姜子牙修行上面沒有什么天賦,卻上知天文地理,懂得排兵布陣,放在世俗之中,可謂學富五車。
“世人皆想成仙得道,不沾紅塵,殊不知,仙神修士亦有苦楚,亦有無可奈何之事。”
“哪怕是諸位圣人依然如此。”玄松長嘆一聲,有時修行并非什么好事。
否則剛才玄松大可給蘇妲己重塑肉身,踏足修行之上。
“道長,此言不對。”
“仙神修士雖有煩惱,卻勝在長生逍遙,總好過百年過后,變作一堆黃土。”姜子牙苦笑一聲道。
何人不想長生不死。
“哈哈,即便踏足仙道之上,依然難以長生不死,世間尚有三災五難,大劫衍生。”
“眼前這次封神大劫,便是玄門三教一眾弟子的劫數。”玄松說道。
玄門三教!
聞言,姜子牙臉色微微一變,道:“道長莫非是截教門下弟子!”
闡教門下弟子,大多他都認識,人教門下只有玄都一人,姜子牙也曾有緣見過一面,唯有截教門下弟子,從來沒有見過。
玄松啞然一笑,道:“截教門下弟子!”
“難不成,你在昆侖山上學藝數十年,僅學會了如何區分闡截二教!”
闡截二教門下弟子不合,否則即便有封神大劫衍生,玄門也不會因此衰落!
“殊不知,正因為二教門下弟子不合,玄門一脈才會落得如此地步,逐漸衰落下來。”
封神一劫過后,截教一脈名存實亡,闡教根基有損,十二金仙不全,三清徹底反目成仇。
不然,西方二圣豈敢佛法東傳。
對于玄松來說,寧愿玄門一直興盛,也不想見到西方世界大興,至少太清、玉清、上清三人,不會前來東海傳道。
“道長此言或許不錯,然而事關闡截二教紛爭,非是子牙可以言語。”姜子牙欲言又止。
他何嘗不知二教不合一事。
不過,他僅是一位記名弟子,萬萬不敢談論此事。
玄松卻沒有什么顧忌。
“闡截二教不合無妨!”
“玉清、上清兩位圣人不合,也是無妨!”
“甚至二教門下弟子不合,依然無妨!”
玄松雙目看著姜子牙,道:“可你乃是玄門弟子,執掌封神一事,當知截教門下弟子,亦是玄門根基,不可因一時恩怨,自損玄門氣運。”
“當然截教門下弟子,大多都是一些旁門左道。”
玄松僅是實話實說,否則太清也不會偏袒玉清,也不會有四圣破誅仙一事。
“可截教門下,亦有一些有道之士,不弱闡教十二金仙。”
“你需記住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