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靈山外,大戰激烈,神能沖天,轟鳴不斷,宛如炮火連天!
靈山內,一個渾身上下都冒著金光的大和尚穿過大雷音寺,他避開了所有的菩薩與羅漢,來到了靈山后山的一處禁地。
禁地,此地通體由璀璨的金石磊成,那是一種很珍惜的神材,能吸收天精地粹,將其化作光霧淌出。
只見,禁地各處都有光霧在金石之間流淌,如瀑流一般垂落在地面上,化作一片濃烈的光霧海,浩大至極。
所有的光霧瀑流全部都向著禁地深處淌去,越到深處便越發的濃烈,直到視線所能及之處,光霧瀑流已經呈現液態。
光,化作了液態,是一種極其特殊的神能狀態,需要經過無比神異的改變和天時地利的幫助,才能達成。
禁地就是一種特殊的地勢,能納天時地利于一體,拘萬萬里天精地粹,成就禁地深處的某種存在。
光霧流淌,呈現液態,也許一縷液態的光都能化作一片光之海,充斥數十萬里天地,蘊含著一股磅礴的神能。
和尚順著一條小路行走,直通禁地深處。
當他穿過層層瀑流之后,來到了一處水池前。
水池很大,其中翻涌著金色的水波,如一片金色的海,充斥著一股股沛然至極的神圣之能。
四面八方的光霧瀑流最終的匯聚之地就是水池,全部涌入池中,成就了池中那如海一般龐大至極的神能。
此水池,赫然便是傳說中的八寶功德池,池中的水也自然不是普通的天精地粹,其中還蘊含著佛門的功德和香火,以八寶功德地勢蘊養和煉化,成就了一池的神圣母液,凡人喝一口都能再活五百年。
相傳,此地乃是天地生成,有來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從而衍生出的造化圣地。
佛祖釋迦牟尼立大乘佛教于此,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中了這里的地勢。
傳聞中,釋迦牟尼曾日日在此池中沐浴,修煉涅槃金身,從而最終能夠大成,達到功參造化之境。
站在水池邊,和尚雙眸綻放璀璨金華,瞬間刺破水面上升騰的金色光霧,開辟出一條金光大道。
只見,在金光大道的盡頭,一座小島出現在光霧深處,聳立在水面上。
咻!
下一秒,和尚踏上水面,如履平地一般的行走,通過金光大道很快就穿越了層層光霧,踏上了池中央的小島。
小島不大,只有六丈方圓,暗合佛門六丈真意。
小島上,泥土純黑無比,每一粒土都在綻放著一縷縷神性精粹,充斥一股充沛的神圣之能。
與小島上的泥土相比,外面的金海簡直就不值一提,兩者中蘊含的神能差距猶如天地之差,差距太過巨大。
小島的正中心,有一株古樹,此樹乃是傳說中的菩提古樹。
菩提樹,也被成為智慧樹,有無量智慧神能在樹葉之中蘊藏,能助人悟道修行,所以它的樹葉也叫悟道古葉。
相傳,釋迦牟尼曾在菩提樹下成道、證道,他的修行就與菩提樹密不可分,所以菩提樹也叫證道樹,寓意為能有助人證道之能。
若能摘一片葉子泡茶,便能泡出一壺悟道茶,即便是元神境的強者,都能讓其瞬間入道,進入悟道狀態,十分的神異。
而此刻,在菩提古樹下,坐著一個枯瘦的老佛,慈眉善目,卻又充斥著一股腐朽的氣息。
“沙悟凈見過古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