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五國里,唐盛、宋強、明勇,以其三國為主,勇猛至極,至于其他兩國則多少有些不堪,元庭里有魔,清庭里有妖,都不是長久之相,倒是能作為兩個突破口……”
隨后,李陽又找到了五國的情報書。
這些情報書,都是由特殊的手段收集來的五國機密。
同樣,也是佛門與五國爭鋒時收集來的各種信息之大全。
站在書海上,李陽的念頭分化京兆之數,落于書海十方之中,汲取書海中的各種信息和知識。
他要補全自己的不足,而方法,則只要讀書即可。
讀書,同樣也是一種修行。
而這種修行,名為積累,無比的重要。
“仙秦、神漢與五國都要爭太上界的主權,他們的目的自然是太上界里存在的一份天大的造化。”
“佛主也好,玉皇也好,始皇帝、漢皇和五帝,以及那些皇與帝的鴻元境部下、鴻元境客卿也好,全都看重的是太上界的混元之位……”
李陽的心中運行到這里時,突然頓了一下,而后在心中喃喃道:
“嗯,我也在覬覦這份造化,畢竟那可是現成的一份大至高業位……”
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內心想法,因為他是通透無比的大純粹之人。
而且,李陽是最接近鴻元境的人之一。
他必然能成就鴻元!
而一旦成就鴻元,那他也將成為那份造化的哄搶者之一。
只不過,他的獲勝幾率太小了,甚至基本不可能成功。
因為李陽沒有大勢力,他不可能取代天庭而代之。
開辟了太上界的那位雖然很無為,但是也并非徹徹底底的不為。
想要以一人之力爭天,怕是天方夜譚。
至少那位是不允許的!
否則的話,爭奪太上界造化的最優勢之人,應是鴻元第一人孔宣道人才對,而不是玉皇和始皇。
想要爭奪太上界的主權,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像天庭、佛門、仙秦、神漢那般擁有龐大的大勢力。
取天代之,而后司掌天地萬景,梳理蒼生萬象。
就像天庭一樣,不求有所作為,至少要能不生出亂象。
否則,即便你成功了,那位太上也不會認同。
也正因為如此,李陽這個人,反倒成了香餑餑。
佛主青睞他,因為他知道李陽即便是日后證道鴻元時超越了他,李陽也還是沒有爭的資格。
就如李陽麾下的天舟聯盟里,大羅也才近千人而已,何等之少。
而像太上界這樣的無限多元宇宙,千位大羅根本管不過來,甚至也就只能管勉強住冰山一角而已。
而那四位鴻蒙掌控者,更是離不開鴻蒙空間,限制太大,根本也不可能有爭太上界之造化的資格。
甚至,佛主還向李陽承諾,若四大鴻蒙掌控者愿意加入佛門,佛門可以許出四個佛陀之位,并且每個佛陀之位都是掌權很大的位置。
但是,李陽不知道這些還好,他一知道這些后,頓時就不想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里了。
因為在李陽的眼中,佛門的勝算也不大。
且不說佛門對付五國就已經夠累的了。
更何況,在太上界內,還有血海冥河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