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雅典的泰門》的譯稿,你看看有什么需要改動的地方,我再改改。”約瑟夫對阿芒道。
“約瑟夫,你居然這么快就把這東西弄出來了?”阿芒吃了一驚道,“這在我這里,沒有半年以上根本就不可能。”
“你的速度慢是因為做得精細。而我做得快,但是卻粗陋了很多。”約瑟夫道。
“約瑟夫,你這話我愛聽。不過,我自己知道,我之所以慢,并不是因為精細,而是因為我太懶惰,不愿意做事情,就像歷史上的懶王(七世紀,法蘭克的一系列不理國事的君王)一樣。而你呢,卻是一個勤奮的人。而且文學作品的翻譯,其實最好能一口氣完成。這樣情感和氣勢才能保持連貫。嗯,我有空會看看的。至于費用,過幾天我就給你。”
阿芒做事情一向延宕,他說費用過幾天再給,約瑟夫便做好了等半個月的準備。然而想不到的是,真的只過了三天,阿芒便將翻譯這部作品的傭金——一共五十個法郎交到了約瑟夫的手中。
“約瑟夫,稿子的質量不錯。你要是能持續保持這樣的質量和速度,那你每年都可以收入六百個法郎了。加上你的獎學金,對了,你有多少個弟弟?”
“四個,其中有三個到了受教育的年齡。不過最大的一個在讀軍校,和我一樣不需要花錢。”約瑟夫回答道。
“啊,這樣就只有兩個弟弟需要你花錢了……”阿芒在心里盤算了一下道,“哎呀,這點錢完全不夠用呀。就這點錢,約瑟夫你今后不能再喝啤酒了,至于鵝肝,你更是要和它們再見了。甚至你吃的面包都不能抹奶油,你一個月才能吃一根羊排,這根羊排你要吃三天,第一天你吃羊排上的肉,第二天你吃羊排的油脂,第三天你啃骨頭。你在工作的時候,不能抽煙來提神,也不能用紅茶提神,只能用最低檔的咖啡,分量還必須有限制……天啊,你就不能再少一個弟弟嗎?”
約瑟夫回答道:“在我們科西嘉,有一句俗語,叫做:‘到了要對付狐貍的時候,才知道獵狗太少;到了要對付敵人的時候,才知道兄弟太少。’所以我們科西嘉人從不抱怨兄弟太多,從不抱怨朋友太多。”
“這句話很有意思。”阿芒道,“只是它太啰嗦了,其實完全可以再精練一點。啊,也許是你將它從科西嘉方言翻譯成法語之后,味道發生了變化。我覺得你的翻譯就是這樣,雖然很精準,但很多地方都有點啰嗦。如果是我,這一句,我會這樣翻譯。我們科西嘉有一句俗話,叫做:‘狗到用時方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