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展示過自己的力量。”費金說,“在法國的革命戰爭中,大多數的士兵都來自農村,都是農民。他們在軍隊中形成了集體,即使復原了,他們依舊相互之間有密切的聯系。這些復員軍人將法國的農民組織起來了。所以法國政府如果想要做出任何有損于他們的利益的事情,這些人可都是打過仗,造過反的。天知道他們干得出什么事情。所以,法國政府不但不敢欺壓他們,甚至還要想辦法討好他們。
另外,你們知道我還在愛爾蘭呆了好長一陣子時間,那里的情況也印證了這一點。”
“費金老大,給我們講講愛爾蘭的事情吧。”屠夫說。
“嗯,也好,我就和你們講講,你們知道,自從英國和法國實現和平之后,英國政府也和愛爾蘭的抵抗軍也簽了一個停火協議,但是這個協議其實……”
英國駐愛爾蘭總督府和叛匪們達成了一個臨時性的停火協議。雙方的大規模沖突就此停止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雙方就真的實現了和平。小規模的摩擦幾乎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在“非治安區”,也就是統一愛爾蘭人聯合會的根據地,備戰的行動幾乎從未松懈。在此之前,愛爾蘭獨立軍的武器裝備一部分來自于法國的援助,另一部分來自于對英軍作戰的繳獲。但是現在,愛爾蘭獨立軍的武器來源又多了一樣——自制。
統一愛爾蘭人聯合會認識到,目前的和平是未必可靠的。只要有可能,英國人就會卷土重來。而在簽訂了停戰協議之后,來自法國的援助卻漸漸地減少了,這也正常,因為援助什么的是要花不少的錢的,而現在并沒有急迫的危險,所以援助自然就會漸漸地減少。
“‘革命、獨立歸根到底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不能什么事情都指望法國人。法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和法國人的友誼比山還高,比海還深。但是我們不能什么事情都指望朋友。如果一個人什么事情都指望朋友,自己卻什么都不會做。那我們叫這種人什么?我們是不是要稱這種人為廢物呢?我們聯合會的同志可不能成為這樣的廢物。’這是聯合會的拉塞爾會長對他們的戰士說的話。所以在這一段時間里,他們堅持自力更生,甚至建立起了自己的兵工廠。”費金介紹道。
“他們的兵工廠?一群農民,也建起了兵工廠?”鐵牙驚異地道,“他們能生產什么?”
“一些簡單而有效的武器,比如地雷什么的。不過,更重要的是,在這段時間里他們儲備了大量的物資,并且他們在不斷的強化他們的組織。加強組織性,才是最根本的秘訣。
屠夫、巴克、鐵牙,你們知道嗎,我在法國,在愛爾蘭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有組織,一定要建立一個廣泛的組織,才能將力量凝聚起來,才能為我們的人爭取利益。我決定,我們要改組我們的組織,將組織擴大,首先將附近的工人們都拉進來。”
“然后呢?”屠夫問道。
“然后就由我們組織的工會出面,代表工人向那些開工廠的家伙提出利益訴求,然后呢自然是斗爭,明面上的非暴力的斗爭和暗面上,我們更熟悉一些的斗爭。首先我們的目標不要太大,要從小處,但是卻是工人們能夠感到的地方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