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英格蘭,更重要的是為了讓我們的家人能有面包吃,我們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只要我們能沖出去,對不列顛的封鎖就會被打破,繞在我們的家人的脖子上的絞索就會被放松。所以我們不能退縮。
王國興廢,在此一戰,諸君需奮勇殺敵,以報國恩。”
在發表完了講話之后,喬治·柯克伯恩勛爵便下達了前進的命令。
接著英國人的掃雷艦便作為先導,開始引導英軍艦隊穿越雷區。
英軍艦隊以幾條掃雷艦為先導,后面跟著的是兩條快速巡洋艦。因為在這個季節里,海上出現大霧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所以英國人也早就做好了相關的準備。其中的一樣就是在這兩條巡洋艦上裝上了向前向后傾斜伸出去的長桅桿。這兩根桅桿,唯一的作用就是用來懸掛在大霧中使用的防撞燈的。
在大霧中穿越雷區,不掛上防撞燈是絕對不行的,而掛上它們,也會讓敵人更容易發現自己。不過在更遠的距離上,敵艦判斷目標什么的,基本上只能依靠觀察防撞燈的懸掛高度和間距。戰列艦相比巡洋艦要更高也更長,所以正常狀態下,戰列艦懸掛的防撞燈位置更高,而且間距也更大。這兩條巡洋艦做這樣的改裝,為的就是要讓法**艦做出錯誤的判斷,將火力集中到它們身上,從而為跟在他們后面的戰列艦贏得完成轉向的時間。
在兩條冒充戰列艦的巡洋艦后面,就是“克雷西”號和“普瓦捷”號戰列艦,和前面的巡洋艦不一樣,他們倒是刻意的降低了防撞燈的懸掛高度,并且將原本應該掛在艦首位置上的防撞燈掛到了艦艇的中部。
而且走在最前面的兩條巡洋艦是正常的單列縱隊,但是跟在他們后面的艦隊卻改成了雙列縱隊。這種做法,毫無疑問增加了穿越雷區時候的危險程度。但是卻壓縮了陣型,便于在離開海峽之后立刻轉向。另外,也容易讓敵人誤判自己的艦隊的規模,以及掩護一些特別用途的軍艦,比如說在“克雷西”號和“普瓦捷”號戰列艦的一側,就各有兩條大約只有四五百噸的小軍艦。這些軍艦非常的特別,它們上面甚至連一門大炮都沒有。只是在艦首的位置上有一根向前伸出的,長長的桿子。
艦隊向前航行,這個時候,海霧也在繼續散去。
十點半左右,艦隊已經接近了海峽的出口,海霧也散開了許多。這個時候法國人已經能在兩公里外看到英國人的防撞燈了。
利用走私的機會,公安部和真理部都打探到了不少關于英國的新的軍艦的數據,所以依據英軍軍艦上的防撞燈的狀況,法國人也能勉強的進行目標識別和距離判斷。
“最前面的幾條船都是掃雷艦,依據比例來判斷,后面的兩條船應該就是“克雷西”號和“普瓦捷”號戰列艦。再后面是兩條裝甲巡洋艦,然后是一條超級巡洋艦,再后面的目標還有待觀察。我們和敵戰列艦的距離是二點五公里左右。”在“圖拉真”號戰列艦的艦橋里,參謀長科帕向布律埃斯海軍上將說道。
“依照計劃,集中火力攻擊敵軍戰列艦。”布律埃斯海軍上將下令道。
十點四十分,“圖拉真號”戰列艦的203毫米炮首先開炮,拉開了這場海戰的序幕,緊跟在“圖拉真號”之后的“凱撒號”戰列艦的150毫米炮也開始向英軍開火,接著是‘赫爾墨斯號’超級巡洋艦以及‘阿爾忒彌斯號’超級巡洋艦的150毫米炮,再接著是裝甲巡洋艦的100毫米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