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張延杭平時很少出門,所以和這個樓上的鄰居完全沒有交流的機會,或者說,樓上的鄰居和樓下的鄰居都是一個待遇,他能記住姓氏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理論上來說,不管記不記得住,反正也沒有交流的需求,記住也完全沒有什么用處,所以,他只是依稀記得,其中一個姓董,另外一個好像姓秦。
正當張延杭已經準備就位之后,姓董的男人卻突然接了個電話,伴隨著一陣‘嗯嗯啊啊’的敷衍之聲,姓董的男人掛斷了電話,然后把筆記本電腦的屏幕也扣死了,接著嘆了口氣。
“怎么了?誰的電話?”張延杭以為姓秦,但其實姓覃(多音字,做姓氏用時讀qin)的女人一邊繼續玩手機一邊隨口問了一句。
“是我媽,這大晚上的打電話,就是問問咱倆夫妻生活的情況。”董建國一想到這,就又嘆了一口氣,他結婚都已經三年了,但卻一直都沒讓他媽抱上大胖孫子,也難怪現在大晚上的打電話直接催。
董建國依稀記得自己結婚剛半年的時候,家里買了一大堆驗孕棒,隔幾天就測一次,隔幾天就測一次,但這樣持續了半年之后,卻是一無所獲。
結婚一年半以后,他就逐漸看開了,覺得或許沒有孩子也就沒孩子唄,結婚兩年之后,他感覺自己這個想法逐漸發育成熟,于是就跟他媽說了一下。
結果被他媽罵了個狗血淋頭,說什么‘老董家不能在他這一代斷了根。’,還說,如果這事說給他爺爺聽,估計他爺爺能立馬氣得腦血栓住院。
董建國是90后,是計劃生育的一代,所以,并沒有什么兄弟姐妹,再加上他奶奶雖然生了五個孩子,但除了他爹之外,全是姑姑,所以,傳宗接代的重任就壓在了他的身上,如果他不生孩子,他這一支分家就確實沒人繼承了。
所以,之后董建國就又重新打消了這個不要孩子的想法。
主要也是他爹給了找了些關于丁克一族的文章看了看,他略微總結了一下,反正,不要孩子的壞處是多方面全角度的,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養老的問題,畢竟養兒防老嘛。
你現在可以很硬氣的說自己不要孩子,等老了之后直接去住養老院,可養老院這種地方,不管是在哪個國家,他都注定不是什么好地方,舉個簡單的例子,遇上什么天災**的時候,比如說病毒,養老院的老頭老太一死一大片。
再說了,如果你有行動能力那或許還好點,但如果沒有行動能力又住進了養老院,那基本上已經是進入等死的狀態了,倒不是說護工會刻意對你不好,主要是那里邊的一種氛圍,就會讓你覺得,死亡或許確實是一種解脫。
你或許還可以表達你的感情,但在護工眼里,你與造糞機器無異,這個道理很簡單,養老院不可能一個老人安排一位護工,肯定是一個護工照顧很多位老人,所以,她們不可能盡心盡責的做好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