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真半假,但總體來說都是真的。
馮紫英的這個消息讓薛峻大喜過望。
臨清州屬于東昌府屬州,雖然臨清州因為地理位置原因而相對特殊,但是從行政權力管轄上,卻毫無疑問是屬于東昌府管轄的。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這話可真不是說著玩兒的,在東昌府轄下,一府知府只要不是太蠢,那幾乎就是一言而決的人物。
“小侄的想法是,臨清那邊可以先設,小侄會讓家父安排人與臨清州張知州先行打點好,包括臨清三大家,以及如陶家、席家這些本地商賈大族,還有山陜會館那邊,都會先行銜接好,至于東昌府那邊可以先行籌備,待到明年開春小侄東昌一行之后,再來大張旗鼓的造勢,……”
薛峻略作思索就同意了馮紫英的建議。
本身要籌備這等事宜就不是三五天能做到的,涉及到租購店面,安頓員工,更重要的還是開始主動展開相關客人群體的聯絡,這都是一些相當精細而且繁瑣的活計,不能有半點疏忽。
這等事宜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務求細致入微,這也是首創要打響品牌的關鍵。
兩個人就這等具體事宜又做了一些商議,這讓薛峻越發覺得眼淺這個少年郎有些神秘莫測起來。
這小家伙怎么能如此年齡就對著生意上的細節都如此了解老到?
若是這家伙真的是商賈家族出身也就罷了,武勛子弟,而且現在還在大名鼎鼎的青檀書院苦讀,居然都還能有心思來琢磨這些,就不能不讓人感到震驚了。
好在這是自己的合作者,也許有的人本身就是天生奇才,做什么都能一法通萬法通,薛峻也只能這么來解釋安慰自己了。
談完了正事,自然也就聊些各自情形。
薛峻也談到了薛家現在的情況。
“家嫂是個婦道人家,家兄還在的時候,還能勉力維持,但自從家兄故去,愚叔那位侄兒就有些管不了了,不成體統,……,好在我那位侄女兒倒也還懂事,能幫著家嫂管著家里的一些事情,……”
那就是薛寶釵了,馮紫英沒好意思問那薛寶釵的年齡,算起來也應該和自己差不多才對,那不成器的侄兒就自然是薛蟠了。
喟嘆聲中結束了這場對話。
接下來就該是具體的合作事宜對接了,薛峻這邊也有人手,他已經去信從南邊招人來了,就看馮紫英這邊誰去負責了。
“這么大事兒,你就自己做了決定?你也不和我們商量一下?”坐在椅中,馮唐神色復雜的看著馮紫英,旁邊還有段氏和小段氏。
“爹,您能在京里呆多久?”馮紫英沒有回答,直接問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