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九,馮紫英一行抵達京師城。
在馮紫英抵達京師城的頭一晚,馮唐也從西疆回到了京師。
父子倆幾乎是前腳趕后腳地回到了京師城。
比起上一次回京師城的應接不暇,這一次卻要相對輕松一些,但后續的事務可能會更多。
但有隨自己一道回來的范景文和吳甡二人,許多事情就可以安排他們先做著,比如整個江南之行的特許金收取、開海債券的售賣以及市舶司組建協商事宜等等,都可以讓范景文和吳甡兩人來撰稿了。
可以說除了市舶司的組建之外,開海的其他事宜基本上都已經上路了,即便沒有自己,后續按照這個套路來走,都問題不大了。
至于說海通銀莊,有了忠順王的得力配合,加上前期的籌備充分,無外乎就是一個發展快慢的事兒,有段喜貴扛著,馮紫英還是比較有把握的。
“夢章,鹿友,接下來的活兒可能就是你們倆了,我就要偷偷懶了。”馮紫英在碼頭上和二人道別,“官師那里你們和官師說一聲,我這邊有點兒事情,明早我會去中書科那邊,我想官師該問的,你們也都能回答,……”
“紫英,我知道你歸心似箭,要不這樣,我和鹿友今日也回去歇著,明兒個咱們一道去中書科,向官師匯報,……”
范景文還是很曉事,知趣地建議,吳甡也附和。
馮紫英也不客套,道謝了之后約定時間,各自告辭。
一路趕回家中,馮紫英終于見到了闊別大半年的老爹。
半年多時間不見,馮唐黑了不少,不過精神還不錯,只是臉上氣色不太好看。
書房門掩上,兩盞茶在父子二人面前升起裊裊水霧,一晃而散。
“為父不想去遼東,已經上了辭呈,但是還沒能交出去,柴恪明確告訴為父,朝廷已經定了,必須要去,……”馮唐以手扶額,滿臉愁云和疲憊。
“父親為何不愿意去遼東?”馮紫英大略知道一些原因,但是見到自己父親居然要上辭呈來拒絕去遼東,還是讓他趕到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