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在給自己心中也說到左良玉練兵刻苦,對自己要求更嚴,打仗更是勇猛亡命,和蒙古人以及東虜的幾番交鋒中,他都是身先士卒,能坐上這個拔山營第二部把總,老爹并沒有發揮太大作用,不過就是給了左良玉一個表現機會罷了。
好在現在遼東鎮和東虜、蒙古人的交鋒都是小規模的摩擦,一般都不超過百人,誰死誰傷都自認倒霉,大家都心照不宣,左良玉兩度受傷,但傷情都不重。
二人正說著話,外邊寶祥來報,“爺,外邊一位黃大人求見。”
左良玉臉色微沉,但是迅即又舒展開來,“這廝來了。”
馮紫英示意寶祥去把人請進來,自己也起身迎接。
只見進門一人瘦削剛健,論年齡似乎也只比自己左良玉大二三歲,不過就是二十出頭,刀條臉,青森森的臉頰看起來有些滲人,三角眼中目光銳利,鷹鉤鼻下一張闊嘴。
難怪老爹也在說,除了三個營的參將年齡略大,其他像下邊的把總、哨官乃至士卒都是以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因為只有年輕人反應才夠快,學習起來更專注認真,容易接受。
“卑職黃得功見過同知大人。”
黃得功?!馮紫英一愣,江北四鎮之首?
或者是同名同姓?不會這么巧吧?這邊左良玉,現在又冒出來一個黃得功?
但馮紫英也有印象,黃得功應該就是遼東人,好像是開原衛那邊的,論年齡也好像差不多。
“黃大人免禮,你我不相隸屬,此番黃大人和左賢弟來援我們永平府,該是我向二位道謝才對。”馮紫英朗聲笑道。
見馮紫英態度自然大方,黃得功心中稍微安穩。
他知道左良玉不但是總督大人心腹,親兵營過來的嘛,而且還打聽到左良玉和總督大人不但是同鄉,而且自小和總督大人公子交好,有過生死情誼,所以此番南下來援,他便不太愿意來。
只是軍令如山,抽調拔山營二部,自然要選一二部,就是他和左良玉跑不掉了。
打仗黃得功從來不怵任何人,哪怕左良玉驍勇剽悍,但是黃得功也從未輸給對方,一部二部之間的爭鋒從來就沒有歇停過。
總督大人自然不會去關注這等碎末之事,但是來了永平府,誰知道這位自幼和左良玉交好的永平府同知會不會出什么幺蛾子。
他也在軍中就聽說過,總督大人這位公子不但是翰林出身,而且老師還是當朝閣老和都察院大員,閣老距離他們這些武人太遠,但是都察院的御史們卻是連頂頭上司們都最為擔心懼怕的。
“黃大人請坐,先前昆山還在說黃大人,他說他一直不服氣,但是也要承認黃大人擔任這一部把總當之無愧,但他會努力讓二部壓倒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