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報刊售價可不菲,能夠常年訂閱報刊的基本上都是朝廷官員、武勛世家、士紳大戶、商賈人家,也有部分家底兒殷實的人家出于趕時髦來訂閱一個月或者一個季度,但是很快發現只要是能識字,一家人都基本上能在這份報紙上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東西。
“……,就目前來說,《今日新聞》已經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受眾群體,……”曹煜很認真的在這些有著獨特個人風格的詞語,比如這個“受眾群體”,就是馮紫英“發明”的,但是曹煜雖然覺得很有些刻薄的感覺,但卻很直觀。
“……,《京師商報》和《北地晨報》也在竭力模仿我們《今日新聞》,但是《京師商報》更多還是局限于商賈群體中,發行量不到我們的十分之一,《北地晨報》發行量略大,大概在每逢雙五百份左右,以京師城中茶樓、酒樓、青樓、旅舍為主要目標,……”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馮紫英淡淡地道:“如果啥都模仿我們,那他們只會是死路一條,人家不如都看我們的《今日新聞》,但如果他們能學我們的運作經營方式,但是在內容上卻選擇一個群體作為受眾面,突出自己特色,那倒是還有機會。”
“大人,我倒是覺得,就目前來看,我們只需要做好我們自己確定的事情,他們還做不到對我們構成威脅這一步。”曹煜很有信心。
“先發優勢沒那么容易被模仿者趕上,如果這一點都做不到,那你這個總編輯就沒有意義了。”馮紫英提醒了對方一句。
“大人放心,這一點我可是半點都不敢放松自己,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今日新聞》遍布大周,所以我也有意在揚州或者金陵,乃至廣州,都復制一份這樣的報刊,……”
馮紫英沒想到曹煜居然有此宏愿,略作思索,“可是這幾處城市雖然商業繁盛,交通發達,但是他們卻不是中樞之地,天然就少了許多新聞熱點,……”
“這一點,我也想過,金陵要好一些,畢竟那里是南直隸中心,南京六部都察院起碼也還有架子,至于揚州和廣州,一個內河運輸物資集散的中心,一個是嶺南兩廣的核心,同時還是面向南洋的海貿中心,在商業上可以略微側重一些,我擔心我們如果不去占領這些地方的市場,很有可能就被其他人領先,畢竟我們《今日新聞》現在的紅火程度,加上其他報刊的效仿,大周聰明人太多,不會想不到。”
馮紫英很欣賞曹煜這種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的意識,“嗯,那人呢?子翼,你應該知道辦報和其他營生還不一樣,除了會經營外,還要有敏銳的觀察分析判斷能力,特別是對時政變化的風向捕捉,……”
“大人,這恰恰是我們的優勢所在,所以《京師商報》也好,《北地晨報》也好,他們都只能側重于某一方面,在時政分析判斷方面他們就欠缺許多了,可金陵是南京,據我所知那里的士民一直對京師南遷北京耿耿于懷,作為故都的某種心態更是對朝政十分關注,加上那里作為南京,既是朝廷投閑置散的官員養老所在,同時又是朝廷對一些日后可能要使用官員的儲材之地,這兩類人都對時政朝局變化十分關心,而且朝廷對南京那邊的新聞尺度也要放得寬松一些,所以我有把握在金陵能夠做得更成功一些,……”
馮紫英怎么也沒有想到曹煜居然下了如此深的工夫來研究金陵辦報的利弊,不得不承認對方對南直隸和金陵士民的心態分析相當到位。
金陵作為南京,和前明時候的南京還有些不一樣,前明時候南京基本上是官員落魄之后或者致仕之前的一個養老地,但大周卻還發揮了另外一個職能,那就是一些年輕和需要打磨的官員很多就會安排到南京六部和都察院以及南直隸地區為官,若是表現良好,便會上調回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