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微在工部擔任郎中已經有幾年了,論理他的確有機會在京察中升一級,但也只是一級而已,正五品到從四品,現在永平府雖然是地方上,卻是一個實打實的正四品知府,特別是現在諸位大佬如此看重永平府的情形下,若非其是前輩北地士人大佬魏允貞的嫡子,若非其又占著北直隸士人中堅的身份,這份好差事未必輪得到他。
“伯輔說得沒錯,顯伯名利心重了一些,但做事能力不差,這正好給他一個機會啊,他不是一直覺得自己沒趕上機會啊,現在紫英打下了這樣好一個基礎,讓他去好生經營,給他三五年時間,看看永平府能變成什么樣子,真要有本事三五年之后回京,推薦其重入六部,那咱們也有底氣啊。”
王永光也贊同,同為大名府人,魏廣微之父魏允貞是早一代大名府最著名的士人,王永光和崔景榮都要算其晚輩,他們幾乎是看著魏廣微成長起來的,對魏廣微也很了解。
現在魏廣微也不過三十四五歲,能出任一府知府,那也是相當顯赫榮耀了。
齊永泰點點頭,目視張懷昌、喬應甲、韓爌二人:“懷昌,汝俊,虞臣,你們覺得如何?”
三人也無異議,那么這樁事兒就算是定了下來,馮紫英知道這種事情也輪不到他插嘴,但他覺得還是要去爭取一下:“齊師,諸公,那學生若是到了順天府,這邊永平府同知由誰來接任呢?”
齊永泰訝然:“紫英,你難道還不放心顯伯么?”
“不是,齊師,顯伯兄弟子也很熟悉,但是顯伯兄是府尊,可永平府這開年就能面臨著開礦建坊以及修路等一大堆事務,還涉及到安置流民,另外惠民鹽場之事雖然朱大人現在在操心,但是我擔心起力有不逮,未必能一蹴而就,所以弟子擔心若是要把這許多事情都做好,只怕還是要安排一個更得力的同知來協助顯伯兄做具體事情才行。”
這個時候所有人都聽出來了馮紫英的意思了,這個小家伙現在居然也學著要舉薦人了?這可有些意思。
按照大周的士林官場的慣例,從四品以上可以稱得上高官,正三品以上可稱重臣,也就是說四品以下,四品和從三品,正三品及以上分成了三個層級,絕大多數官員終其一生都只能在從四品以下徘徊,絕大多數正四品及其以上的官員都只能出自進士出身,也就是說,哪怕是舉人出身,你要想做到正四品及其以上的文官,可能性就很小了,除非特例,這和武官截然不同。
同樣,從四品、正四品、從三品這三個層級要再跨越到從三品以上,那么一樣非常艱難,大部分從三品及以上的官員都需要有庶吉士或者翰林院的身份,而每一科庶吉士不過一二十人,即便是你是庶吉士出身也未必就能進入到這個層級。
而按照慣例,四品以下官員是沒有舉薦資格的,哪怕是這種士人內部的商議上,也都只有旁聽的份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