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陳繼先便再也難以一手把控五軍營,而神機營在自己控制之下,加上早先仇士本控制下的神樞營,到那時候,他倒要看看父皇拿什么來保老大。
盧嵩明白皇帝的心思,現在一切都要求穩,皇上希望順利的完成新京營的整肅,把新京營的兵權掌握在他自己手中,這個時候任何可能引發動蕩和波折的事情都是皇上不愿意見到的。
再加上這段時間皇上身體一直欠佳,皇上也委實沒有太多精力來顧及其他,而通倉事件一旦挑開爆發,無論是哪方面都會讓朝廷陷入一陣動蕩之中,皇上未必有這份精力來應對,而以皇上的性子,他肯定不愿意把處置權拱手讓給內閣這幫人。
所以拖一拖,最好是拖到明年再來處置通倉之事,這樣可以游刃有余地來應對。
“王子騰這廝現在是恃寵而驕,自以為登萊軍打了兩場勝仗,便不可一世了,屢屢以補給不足為由拒不出戰,或者是打打停停,而且還私自在湖廣就地募兵,簡直是目無王法,……”
說到這里永隆帝就忍不住咬牙切齒,但是現在西南局勢很微妙,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登萊軍能打,但是卻不肯全力以赴,而固原軍水土不服,甚至是名不副實,幾度接戰都是損兵折將,甚至還拖累了楊鶴的荊襄軍,讓楊鶴也是牢騷滿腹。
孫承宗收羅起來的本地衛軍數量和戰斗力都是差強人意,難當大任,這也讓整個西南局面變成了現在這種僵局。
“皇上也不必憂心,楊氏雖然勾連其他土司,但是其地勢和補給決定了叛軍難以出山,頂多也就是在其盤踞所在周邊騷擾,朝廷大軍只需要適應過來,采取步步為營的策略,定能將這幫叛軍徹底殲滅。”
盧嵩作為武將,雖然在龍禁尉中接觸不到真正的戰場,但是眼光還是有的。
現在叛軍能依托的就是其占有的地利優勢,但是現在朝廷大軍已經將其四周包圍合龍,就這樣耗下去也能把這幫叛軍給耗死,沒有糧食的叛軍最終只能束手就擒。
這一點盧嵩其實是贊同孫承宗的觀點的,在朝廷軍隊來源繁雜,又沒有能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指揮體系,而且還有不少軍隊不太適應西南地理和氣候,所以短期內遭遇一些挫折也是在所難免,但只要堅持下去,楊氏、安氏這些土司遲早都要俯首請降。
唯一有些讓盧嵩不安的就是登萊軍這支不穩定因素,他執掌著龍禁尉,很清楚以王子騰為首的這幫武勛和義忠親王之間的關系,在朝廷局面還算穩定情況下也就罷了,一旦有變,那王子騰和登萊軍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