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風春雨打,跌跌撞撞,并沒有阻擋住,張百順他們一家人的回家腳步。一輛破舊的馬車上,張百順坐在車轅上趕車,三個孩子則坐在車廂里休息。就這樣走走停停,一家四口,足足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走完了回家的兩千里路。
他們一家人終于在天降大雪之前,回到了張百順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太原城。
那是一個充滿了關愛的地方,也是張百順成熟的地方,那里有師兄,有長輩,還有關心人的掌柜。
走進城門,看著街邊那熟悉又陌生的場景,張百順原本木訥的臉上,泛起了一絲輕松。進城以后,已經16歲的張有志,非常好奇的鉆出了馬車,四處打量父親曾經無數次給他們兄妹講述過的地方。
張秋雨和張平安,也非常好奇,但是只能通過車窗去看外面的環境。
穿過繁華的大街,張百順就駕車轉到了一條小巷里。
張有志見此,問道:“爹,咱們這是要去哪里?”
張百順說道:“去見你三師伯。”
對于突然出現的三師伯,張有志是完全沒有印象的。
很快,他們就在一個稍顯破舊的院子前停了下來。
張百順前去敲門喊人,王島很快就從屋里走了出來,打開了院門。
看到張百順以后,王島喜極而泣,說道:“小師弟,真的是你?你終于回來了。”
張百順說道:“三師兄,我回來了。”
好多年沒見面的師兄二人,并沒有斷了聯系,張百順發達以后,時常給王島他們幾個生活困難的師兄寄錢。
將張百順一行人,迎進門以后,王島問道:“小師弟,你們這是怎么了?怎么像是在逃難一樣?”
張百順嘆了口氣之后,就將奉天發生的一切,詳細的告訴了王島。
王島聽完后,安慰道:“小師弟,你要節哀順變,重新振作才行,你看三個侄兒都還小,還需要你賺錢養家,你可不能倒了。”
經過王島的開導,張百順終于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標,內心重新振作了起來。
隨后,張百順看著王島蒼老的樣子,就問道:“三師兄,你也老了。”
王島笑著說道:“是啊,我也老了,打不動了,落了一身的傷,現在只能待在家里養老了。”
張百順問道:“喬掌柜還好嗎?”
王島說道:“都過去二十多年了,難得你還記得喬掌柜,真是有心了。喬掌柜現在去工廠工作了,如果你想找份新的工作,找他,準沒錯。”
逃難出來的張百順,并不是一無所有,家里的積蓄是帶在身邊的。很快就在王島的幫助下,在城里租了一個小院住了下來。
安頓好之后,張百順和張有志,父子二人帶著禮物前去拜訪喬掌柜了。
雖然有而是多年沒有見面了,可是喬掌柜并沒有將他忘記,在看到張百順以后,還是非常高興的。
得知來意之后,也不推辭,問清他們父子有何手藝之后,就痛快的給他們安排進了育才鋼鐵廠。
隨后,張百順因為技術出眾,被安排到了機械廠,而張有志則成了一個煉鋼的學徒工人。
就這樣,經過了一段時間,張百順一家人,重新安定了下來。
只不過,張百順再也不出去喝酒了。每天下工之后,就回家照顧小兒女。在工廠里,工人們也都知道,張百順的技術好,又沒有政權奪利的心思,只是一心的做他的工作,頗得工友們愛戴。
雖然,東北淪陷了,可是并沒有影響到太原工業的發展。
壯大,不停的壯大。
終于有一天,張百順突然發現,附近工廠的規模,已經可以和張大帥在東北建立的工業基地媲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