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處,張有道就對張有德說道:“有德,多虧你的提醒,要不然,大哥我就陷入另外一個死胡同了。”
想想都有點后怕,全部否定舊文化,重新創造新文化,恐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用工業思維科學思維來解釋已有的文化現象,恐怕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各種忽悠人的騙局,比如說,量子速讀,就可以從社會心理學上分析,那些甘愿受騙的人是什么心理,那些騙人的人又是如何利用人心來騙人。再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解釋,讀書的機理是什么,文字通過眼睛轉化為大腦可以讀取的電信號……
想到此處,張有道覺得,可以按照這個思路來。用科學和工業的眼光來解釋各個時代的文化現象。
為何會出現史書上記載的,陌刀之利,人馬具碎,肝膽俱裂等等記載。還有那些權謀之所以能夠成功的本質是什么,信息不對稱而已。
張有德發表完意見之后,張有軍也開始談他對《裝甲旅》的意見了。
張有軍說道:“大哥,我覺得,你應該給《裝甲旅》安排幾場戰爭,還有前面幾十年的更新換代的奮斗時期,可以適當的縮短一點。畢竟裝甲旅是用來戰斗的,最好能表現出戰爭畫面。火箭炮齊射的驚人的破壞力,坦克的穿甲能力,等等,現代武器的威力,都要展現出來。還有未來智能話裝備,也應該展示一下,比如說,無人化的坦克集群,超大規模的無人機攻擊戰略……”
張有道說道:“你的意思是說,不能停留在演兵場?”
張有軍說道:“當然不能了,那些東西最好的展示平臺是戰場。還有,我覺得,可以分成幾部分展示,分為引進仿造時期的裝甲旅的戰斗力,自主設計制造時期的裝甲旅的戰斗力,信息化時代的裝甲旅的戰斗力,人工智能時代的裝甲旅的戰斗力。”
張有道問道:“你覺得什么樣的敵人比較好?”
張有軍說道:“當然是,現實加虛擬了。比如說,引進仿造時期,可以和蘇聯進行模擬戰爭推演,當然,畫面可是呈現在指揮官的腦子里。自主制造時期,就那99A來說吧,可以讓他們和美軍在中東戰場上對壘,當然,這部分也只能通過軍隊指揮官的推演展示。到了智能時期,我估計實兵沖突的肯能行大增。可以用無人化的飛行化的裝甲集群,進行島嶼登陸作戰。”
張有軍說的時段和咱們國家工業化發展的各個時期,正好相互吻合。張有道覺得很好,可以用電影來展示這兩虛一實的三場戰爭。戰爭的中間,就可以用《裝甲旅》的內容做成平時需要長時間工業積累的電視劇了。
如此看來,日常用電視劇呈現,戰爭用電影呈現,這個共同的模式可以套用在兩個項目上,而且可以同時推進,同時放映。
“一個模式兩段歷史,對比表達,真是個好主意,”張有道心想到。
不過張有道又想起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吸引女性觀眾。對此,他把目光投向了正在認真看書的張有儀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