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們人類走出蒙昧,就開始向著不同的方向發展,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璀璨文明。各種文明都對于現在和未來進行了極為深入的探索。
相應的文化也因此產生,伴隨著群體意志產生的文化,是指導族群可持續發展的明燈。
中華文明也是如此,天人合一,萬物并育而不相害,和諧統一,直到天荒地老也不會出現大的根本性的問題。
在融于自然,定位自然,與之和諧相處的價值觀里,已經可以做到可持續發展了。如果西方沒有出現科學技術大爆發,恐怕我們此時還不會知道,原來人類可以掌握如此驚駭足以毀天滅地的能力。
科學,這個偶然事件的出現,極大的改變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進程。讓原本可以持續萬年、十萬年、甚至傳承更加久遠的文明出現了破壞性的拐點。
那是生存和毀滅就在一夕之間。
總算有些人沒有對我們民族失去信心,以堅忍不拔的意志,氣吞山河胸襟,改天換地的手段,讓我們民族得意重生。
可是重生以后的民族,已經不是那個可以靠著天人合一和萬物并育而的思想來繼續引導民族的未來走向了。
每個階段文化所承載的含義都不相同。
從先秦語論,到兩漢辭賦,再到唐詩宋詞,明清,可謂一脈相承,無比記載和承載了當時時代的文化使命。
如今,改天換地之后,我們已經實現了,古人的最高理想,天下大同,小康社會。
可是僅僅這些是不夠的。
如今我們用工業手段,完成了古人孜孜以求的終極目標。那么以往可以承載我們文化的東西就要改變了。
在思想的海洋里遨游,總能想出許多奇奇怪怪的世界。
閑暇之余,另外一個夢想出現在我們的腦海里。
不斷被延長的人均預期壽命,讓我們看到了另外一個終極夢想實現的希望。
建康長壽,乃至長生不死。
如此宏大的夢想體系,事實上,已經有了曙光的出現。
在我們還處于農業社會的時候,那時的文明,是以支持我們族群可持續繁衍為第一要務。這就有了“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概念。
而如今工業時代,可持續發展,只是一個嘴上說說的概念而已,聽起來好聽罷了,其實不能當真。
因為支持工業發展是需要海量的能量消耗的,而我們地球上已知和未知的能量總體是有限度的。
一旦人類從自然界獲取的能量突破那個我們現在還不清楚的閾值,整體崩潰是在所難免的。
就像宙古以來,一次次的改天換地物種大滅絕一樣,地球會適時的按下重啟鍵,重新開始孕育不會危及她的智慧生命。
為了避免那一天的早日到來,如今我們就要構筑新的工業時代的文化,工業文明本質是貪婪的,是利己的,是為了族群的超脫而產生的一種文明。
茫茫宇宙,無邊無際,浩瀚無垠,小小的地球就在那里靜靜的流浪,而她身上的寄生體,有一天想要擺脫她的束縛,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景色。
那么工業文明就是那條登天之梯,渡海之舟。
向著這個目標進取、不斷的進取,傾盡全力的進取,就必須成為我們族群共同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