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家的車上,張星辰說道:“爸爸,我覺得你投資的這個研究,簡直是白費力氣,完全沒有一點點的作用。”
張有道問道:“怎么沒有作用了?”
張星辰說道:“你看啊,你們的目的是解決人的吃飯問題吧,可是吃飯也是一種樂趣,要是按照你們的方法,簡直就是抹殺大家吃飯的快樂。直接把人當做機器了,就像汽車一樣,沒油了,就去加點油繼續開,完全不顧飲食文化傳統。現在大家都富裕了,又有哪個人會受得了,天天吃方便食品呢?”
張有道問道:“這些都是你想出來的?”
張星辰說道:“可不就是我想出來的嘛,難道還有其他人這么給您說過?”
張有道問道:“你怎么想到這些的?”
張星辰說道:“我在你的書房里看那些資料想到的。老爸,我覺得,吃飯可不僅是個填飽肚子的事情,而是一個承載了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張有道點了點頭說道:“看不出來,我兒子,竟然有這等見地?很不錯,看來平時沒有瞎玩。”
張星辰笑著說道:“我就這么一說,您老可別當真啊。”
張有道搖了搖頭,也不說話了,而是開始在心里思考,他的所作所為是否正確,是不是多此一舉了。
生物圈實驗,是不是更能解決問題?如果能源問題解決了,植物工廠是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呢?
一時間張有道心中浮現出種種雜念,直到兒子提醒到家了,才回過神來。
一時間拿不定注意的張有道,在當晚就向妻子說起了這件事情,以及他的憂慮。有時候,鉆牛角尖的人,往往需要的不是勸阻,而是一塊撞不破的鐵板。
趙美思給他提供了一個最最簡單的方案,那就是實事求是的做調查,做產品試吃實驗。不過在她的判斷中,這個實驗注定失敗,因為人可不是機器,而是擁有復雜思想的生物。
測試結果,果然不出趙美思的預料,他失敗了,沒有人喜歡吃他們開發出來的東西,大家都把打印出來的食物當做好看的玩具,而不是真正的食物。
就這樣,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張有道發現,他犯了一個極大的路線性錯誤,那就是拋棄了本職,轉而進入亂七八糟,而且他并不熟悉的領域。
失敗也就是難免的了。
沒錯,張有道在意識到自己所選的方向行不通以后,就從那個行業抽離出去了。
未來的該做什么,張鐵流的一句話,讓他重新燃起了斗志。
踏踏實實的做事,認認真真的做人,選擇自己最有把握的方向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