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由誰勝出,如今看來,我們的包容性的文明可能性更大。
畢竟,能夠統御復雜文化的我們,天然有發展更加包容文化的基因。
而且我們的文化和人民,并沒有斷層,一代又一代的發展和完善。
人類本身會進化到什么程度,我們現在并不知道。
文化會進化到什么程度,現在我們已經隱隱可以預期了,兼容并蓄是必要的屬性,能夠做到和諧統一則是更大的前提。
而這兩點,在我們原本的文化基因中都具備。
以此衍生出來的制度,更為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
怎么才能夠讓文化衍生出來的制度能夠長久存在,那就需要進行艱難的探索和發現了。
我們如今并不能給出一個既定的答案,因為我們自己時時刻刻的都在經歷變革,讓制度和文化能夠適應和引導工業時代的可持續發展。
如果和七十年前對比,我們的各項制度變化之大,幾乎都能夠算是兩個朝代了。
在我國古代,禮樂更迭,往往代表著朝代的更迭。
新的政權制度,在王朝建立初期往往考慮長且久的問題,并相應的制定出許許多多維持它生命力的規矩。可是那些制度總是表現的不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成為了制約改革的阻力,和既得利益集體的保護傘。
當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之后,爆裂的流血革命,就發生。新的制度就會誕生,從而繼續重復王朝往復的歷史。
如今我們還在上升期,而且能夠做到自我改革,只是這種改革能夠持續下去,現在只能存疑,不能妄下結論。
古今中外,還沒有發現那個制度能夠很好的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成功的探索也不存在。
不過,我相信,未來的我們,一定能夠制定出有生命力的制度,可以隨著我們的文化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升級,更重要的是自我改變。
制度往往只是少部分人的意志體現,可是如何才能保證這種意志總是符合大眾的意志,或者是能夠引導大眾的意志?
這也是值得深思的地方。
看慣了轟轟烈烈,可能就體會不到平淡的喜悅。
見慣了滄海桑田,安穩的心態早已不復存在。
恐怕只有我們慢下來,靜下來,才能夠真正的燦爛我們的文化,誕生我們的新思考。
長治久安,是我們的追求,可是緊靠制度和法律是做不到長治久安的。
吾心安處是吾鄉,只有一個能夠讓我們的心靈感覺安定的地方,恐怕才是我們真正渴求的世界。
總處在大變革時代,也是一種折磨,風云變化催人老,英雄雄起時,百姓也難安。
追求不變的制度,來應對變化的發展,是我們第一個追求,也是我們的一個愿望。
這種制度,這種文化如果能夠出現,恐怕她就是真理出現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