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一味的擴大生產能力,消費民眾的精力和時間,來追求所謂的現代化、城市化等等一些看起來不怎么靠譜的指標。
什么時候能夠做到回歸傳統,讓科學和技術為我們整體人類服務,才是我們消除戾氣的開始。
在一個到處都充滿戾氣的社會,民眾的內心深處是不安定的,是躁動的,是充滿了破壞力的。這一點,我們的祖先已經論述的很詳細了。
百年激進,讓我們喪失了平和,但是筆者相信,這片孕育過燦爛文明的大地,終有一天會重新回歸平和狀態。
這種安寧平和與古代的那種分散的小農經濟社會的穩定是不一樣的。因為民眾的思想認知水平已經不一樣了。
如何才能做到理想的狀態呢?
通過小規模的社會改革實踐是一條可行的辦法,再者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構建這樣一個體系,也是一件值得嘗試的東西。
那么,如何才能構建出這樣一個能夠不斷自我升級的體系呢?可以想象這是一件很麻煩,也很困難的事情。
我們需要足夠數量的試驗樣本,和足夠可靠的實驗手段才行。這兩方面,現在看來,都是不可行的方案。
有沒有一種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模擬社會的整體進步,并且按照既定的方向發展呢?
虛擬現實技術,可能是一個現實的手段。
不過,中間的技術門檻還是太高了。那就是如何限制玩家的智力水平和認知強度。如何能夠讓玩家帶著空白的記憶“從零開始”構建一個新的社會群落呢?
對大自然的模擬,是否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技術難題,而且這些技術難題,還沒有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因為相關的科學研究,到現在,還是一片空白。
如果以上幾個關鍵的技術和理論得到突破,我想真正的未來很快就會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
放下手中的文章,張有道陷入了沉思,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筆者試圖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構建一個能夠“濃縮時間”的人類進化圖譜。
然后通過這種探索,得出人類未來的正確發展方向。
在看完文章的那一刻,張有道已經心動不已,這是一個真正的能夠打動他的科研方向,而且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知識體系。
如果能夠通過眾人的努力構建出這樣一個實驗性的虛擬世界,那么對我們的未來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原本打算投資生物圈實驗的張有道,覺得還是這篇文章中提到的虛擬世界更加靠譜一些,畢竟這是從理論的高度來探索我們的未來。
值得一試。
并且整個計劃的名稱他都想好了,代號:蠻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