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要解決這些問題,都不算是簡單易行的事情。
“蠻荒”計劃,如果真正的按照張有道的想法實施,簡直堪比人類最復雜的超級工程,足以和“開天辟地”相媲美了。
畢竟活生生的建造一個虛擬世界,那是需要多么龐大的科技支撐啊。構建世界的過程中,幾乎可以囊括人類現有的所有科學技術。
這種龐大的系統工程,往往需要分階段的進行,而且各種項目要做到先易后難的逐步實現,才有可能隨著系統工程的推進,時間的消耗,最終達成最初的目的。
看了看自己的錢包,張有道突然發現,自己好窮,以他現有的資金,好像只能搭建出一個堪用的硬件設施。
硬件系統搭建完成之后,那些耗資巨大的科學研究,恐怕都不一定有錢資助了。
作為曾經執掌科技公司的總裁,張有道清楚的知道,要進行這種精細程度和規模的虛擬世界架構,所要花費的人力成本有多恐怖。
這個不是網絡游戲那種砍人爆裝備的簡單世界,而是充滿了復雜性的多樣世界,同步驅動器的數量就不會是少數。
要保證各個子系統的獨立性,而且還不能破壞大系統的完整性,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系統沖突導致整個世界崩塌,是大概率事件。
代碼的行數,已經可以預見,是天文數字,緊緊靠程序員們,一個一個敲代碼,恐怕50年后他都不一定能夠看到虛擬世界的建成。
人工智能輔助開發系統,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東西了。智能程度,起碼要達到電影里的程度才行。
想要靠現在那些負責搞笑的人工智能,就有些癡心妄想了。
初步構建一個縣城大小的系統,就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如何才能夠在工程進行當中,補充足夠的后續開發資金就是張有道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了。
僅憑他手中的六十幾億現金,恐怕做不了什么,就算他把其他的資產全部折現投入進去,對于整個“蠻荒”計劃來說,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杯水車薪而已。
這就要求,張有道能夠做到,一邊開發系統,還能一邊賺錢了。
而虛擬現實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恰恰是能夠為他賺錢的技術。隨著“蠻荒”計劃的推行,肯定會有一些特殊的需要,那么新的技術,就是另外一種賺錢的工具了。
按照張有道的規劃,先期計劃投資五百個億,構建真正的活著的虛擬世界。
錢從哪里來呢?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別看外面吵著到處都是錢,可是對于真正需要海量資金的人來說,打量的融資也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沒有國家層面的資金支持,僅憑個人的自有資金,沒人能夠做到大規模投資。
這種計劃帶來的風險,就不是個人能夠承受的。一般來說,這種超級工程,都是由政府投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