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界山前三十里處,一方荒郊野嶺。
唐僧被緊緊綁縛在大樹之上,眼看著自己帶來的兩個侍從弟子俱都被眼前的幾名妖魔啃食,卻是不敢發出一星半點聲音來,只是不停流淚。
這淚既是為這兩名侍奉他前來此地的弟子身死而流,亦是為自己的遭遇而流。
想那東土大唐,乃是南瞻部洲最是龐大的人族國度,氣運鼎盛,神魔辟易,尤其是國都長安,那長安之內,等閑妖魔鬼怪根本進不去,光是大唐的氣運神龍,便足以鎮殺一干邪魔妖鬼!
可憐唐僧長居長安,幾十年來未有波瀾,如今陡遭妖魔,便是他為一代高僧,心中也是驚懼叢生,這是生命的本能。
暗中守護唐僧的一眾佛門神將,見得唐僧性子如此軟弱,都是不禁心中好笑。
須知,這唐僧前身可是洪荒兇獸六翼金蟬,性子兇厲無比,哪怕是拜入佛祖門下,亦是一等一的暴脾氣,雖然得佛法教誨,修心養性不少,然而單從昔日如來**,唯他一人敢站起身來反駁便可以看出,這廝脾性絲毫未改!
那可是如來佛祖,佛門萬千諸佛之主,如觀音、地藏等菩薩,彌勒、燃燈等佛祖都是在他面前畢恭畢敬,絲毫不敢有違命令,足以看出其人的威勢!
昔日敢與佛祖頂撞的金蟬子如今成了這么一尊在妖魔面前落淚的軟弱和尚,亦難怪這些神佛暗笑了。
何止是這些神佛,便是那幾尊被安排在此處的妖魔瞧得這唐僧的異態,心里也是極為鄙夷的,不過他們心中也是奇怪,這和尚靈臺通透,佛性暗藏,周身綻放功德金光,必然是一位大德高僧無疑,緣何竟是如此不堪?
依照常理來說,真正的大德高僧,必然是四大皆空,看破凡塵,生死面前,禪心不動。
雖然這樣的境界很多佛祖菩薩都達不到,但這是因為他們多數都是先天生靈,生來強大,這些說法多數都是接引準提用來忽悠人的,奈何對于那些從弱小中一步步走向強大的高僧來說,還真有不少能夠做到!
可唐僧不在此類,他之所以身具大功德,乃是因為其人之前十世輪回導致,卻不是這一世的積累,因此他的心性修為卻是遠遠匹配不上功德!
不過這些妖魔鄙夷歸鄙夷,卻是不敢動唐僧,他們修為低微,懼怕因果罪孽,只是吃完了那兩名侍從,隨后飲酒作樂,直到天明而各自離去。
可憐唐僧,眼見得妖魔離開,心中還來不及歡喜,卻是驀然發現,自己手無縛雞之力,被捆在這荒郊野外,根本掙脫不得,卻是只能等死!
一念至此,想及前不久唐王的殷殷囑托,還有觀音菩薩對他寄予的厚望,這大和尚一時間心如死灰,無可奈何之下,卻又是暗自落起了淚……
承擔著這一劫最終解救唐僧使命的太白金星見狀,暗自嘀咕著這一世唐僧轉世身的軟弱性情,卻是隨之化作一名老叟在這荒郊野外顯露身形。
“老丈……老丈!”
唐僧瞧著遠處人影,一下子來了精神,也顧不得哭了,張口便是大聲呼喝。
他高聲道:“老丈,求你救貧僧一救,救貧僧一救!”
太白金星偽裝的老叟當即顫顫巍巍的朝著唐僧走去,不過其人看著老朽不堪,一步邁出,卻是數丈距離,不過三兩步間便到了唐僧面前。
此時天色初曉,山霧濃重,唐僧被綁了一宿,頭昏眼花,倒還真沒注意。
他見那老叟愿意救他,卻是低低念了一聲佛號,道:“我佛有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老施主大慈大悲,今日救貧僧一命,日后定當享西方極樂之福。”
“你這和尚,自家性命險些喪在了那妖魔手里,還有心思管老朽享不享福,當真是可笑。”
太白金星搖了搖頭,道:“你說說你這么一個和尚,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如何敢來這荒郊野外招惹妖魔?”
唐僧聞言一時無言,什么叫他來招惹妖魔,分明是他趕路趕著好好的,這妖魔險些將他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