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為何涂漆,一個是因為防銹,另一個是因為美觀吧?
典華拿起竹簡仔細觀察起來,上面有明顯油質層,嗅起來有輕微的刺激性的氣味。
‘竹簡一定進行過專業的處理。’
具體是什么樣子的處理,典華不知道,只是可以確定的是,它有一道工序是浸油。
典華只能猜測處理的效果,浸油應該是為了增加保存期限和防潮,刺激性的氣味應該是為了防蟲。
至于有沒有其它的程序,其它的程序有什么作用,典華沒有專門的研究過,就不得而知了。
‘古代人對書籍的保護和保存真是重視啊!’
這方面可能比現代人還要重視。
畢竟古代人沒有電燈,電磁爐,生活大量的運用油燈爐火這樣的明火,生活中運用的器具很多都是木質品,房子大多也是土木結構或全是木質結構,都是易燃品。
水火無情,古代世界一旦發生火災,將是十分嚴重的災難!
因為這些經驗教訓太多了,所以古代人才有這么強的防火意識吧?
“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甚至整個夜里專門安排了打更人,在巡邏中,高聲唱喝著,專門提醒眾人夜里要多加小心,注意防火。
回過神來,發現自己要借閱書已經被守護者取來了。
‘這些守護者還真的好像是木頭一樣,一句話也不說,一個多余的動作都沒有,借閱的書籍從書庫里提取出來了也不知道提醒我過去拿一下。’
典華走過去看了一眼托盤上的十幾大卷竹簡,托起來有**斤重。
一本書就十幾卷竹簡?**斤重?回想著現代輕薄的紙張,甚至電子書籍,心中充滿懷念。
當典華走出里間,來到茶館似的大廳時,發現齊瑜坐在窗邊的茶桌前,雙手捧著竹簡,面帶微笑專注的著,眼神愉悅,似有所得。
典華也喜歡靠窗的位置,還好大廳很寬敞明亮,兩側的墻上開了四個窗戶,有四個靠窗的茶桌。
典華對齊瑜挺有好感的,就走到齊瑜這邊,坐在了另一張靠窗的桌子前,放下托盤。
可能是放托盤的聲音有點兒大了,驚動了專心讀書的齊瑜,齊瑜看到坐在對面桌子的典華,提了提桌子中間的茶壺點頭致意后問道:“道長,可需要茶水?”
經齊瑜一說,典華還真的有些渴了。
典華看著對方手中還冒著熱氣的茶壺,提起自己茶桌中央空蕩蕩的茶壺,心下明白,這應該是對方自己事先準備的,不是藏書閣自備的。
齊瑜畢竟不像典華,第一次來藏書閣,知道這里面只提供茶壺茶碗,不提供茶水,要喝只能自己準備茶水。
典華放下手中的空茶壺,一點兒也不知道客氣的直接端起剛剛放下的托盤,起身走向齊瑜笑著點頭致謝道:“謝謝,瑜公子。”
然后毫不客氣的坐到了齊瑜的對面,左手拿起桌子中央的裝滿茶水的茶壺,右手拿起桌上一個空著的茶碗,再倒了半碗茶水進去,端起茶碗看了看茶水的顏色,再聞了一下它的味道,然后皺著眉輕輕的抿了一小口,眉頭皺的更深了。
“這茶,不是泡的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