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道觀又與烽火臺不同,道觀預警的不是戰爭,而是山林大火和江河決堤。
自古以來,水火無情,奴隸社會的諸侯貴族們同樣是十分重視這些的,甚至專門設立了道士這一支士族,在其封地為其服務,預警山火和洪水。
奴隸社會的士族都是家族傳承,所以奴隸社會的前中期道士就這樣在道士家族中不斷的傳承著從未斷絕。
文士一類士族都識字,并且大多喜歡不斷的記錄下生活和工作中的經驗和智慧,增加家族傳承的底蘊。所以擔任不同職能工作的士族的家族傳承也特點顯明,專業性很強。
隨著奴隸社會到達中期,奴隸文明到達鼎盛,各地的道士在上千年的不斷提醒山林大火和洪水爆發中,被愚昧的奴隸不斷神化,擁有了安宅驅邪防火防水這樣帶有神化色彩的象征意義。
隨著各諸侯地盤的不斷開拓,奴隸的人數不斷增多,奴隸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出現了農奴,匠奴等等可以自己私人住宅的奴隸。
有些奴隸在建設對自己來說十分重要的住宅時,就會邀請被神化的道士過來,詢問哪里適合建住宅,應該怎么建,以求住宅安寧,不會走水。
而沒有請道士的人家若是出了問題,就會請道士來看一看哪里出現了問題,以求改正,不再出現這些問題。
道士就這樣在潛移默化中擁有了“看風水”這個職能。
士族沒有封地,只有職務傳承和對應的知識傳承,是一個責任心十分重的精英階層。
職務傳承的士族特性,意味著職務范圍的擴大,就是權力的擴大,就是家族底蘊的增加,類似貴族封地的擴大,沒有士族會不喜歡。
因此當道士被人們賦予了新職能,他們想的不是推卸,而是如何勝任它。為了勝任這個職能,道士們開始從家族傳承的觀山觀水的經驗中,分支出了住宅,城建等等相關的風水之術。
齊宏最后總結道:風水之術并不神秘,它只是根據當地的氣候、地理和人文環境,對住宅布局進行合理的規劃,有效的預防和規避住宅的易生病,易走水等等問題。
“根據齊宏先生的說法,風水就是早期的建筑學了?”
若是剔除超凡力量,倒是合情合理。
典華還了《風水論》之后,再次借閱了齊宏所著的《算命論》。
算命是繼風水之術后,潛移默化中人們賜予道士的第二個被神化的職能。
奴隸多愚昧,認為道士即然可以看出來住宅的命運好不好,可以修改住宅不好的命運,就可以看出人的命運好不好,可以修改人的命運。
于是當人們遇到了命運的轉折或是迷茫之時,就會想到道士,去道觀向道士求教。
這樣認為的人多了,這樣做的人多了,道士自然就被人們賦予了第二個被神化的職能,算命。
道士為了勝任新增加的這一職能,從家族傳承的風水之術中,專門提取整理了關于人的相關記錄,然后總結出相應的幾條規律,再在算命的過程中不斷的積累經驗,慢慢的算命之術成型,成為了道士的第二個擁有神化色彩的傳承和職能。
“也就是說,算命算是早期的心理學了?”
齊宏在最后感嘆道:“與諸侯不同的是,一直與山林大火和洪水對抗的道士家族,知道大自然的危險,知道人類的渺小,大多擁有著極其寬廣的胸懷,不會敝帚自珍,愿意與其它的道士家族進行家族傳承方面的交流學習。”
“道觀也因此慢慢的成為一個家族為主,其它道士家族子弟來學習交流的家族氏的學院。”
“道觀轉化為學院職能后,使道士得到了快速的成長,無論是武學、風水之術、算命之術還是其專門的文化傳承,統一的道家術語、統一的道家制度、道名、道號等等,都是在這一時期誕生的。”
“現在讓各大武道家族畏懼的‘天下道士是一家,各地道觀同一門。’這樣的信念,也是在這個時期建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