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華左手拿著銅鏡,右手不斷的掐算著,低垂著頭圍著觀臺轉著圈兒走著,轉了五六圈,典華突然停下了來,笑道:“完成了!”
正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濟水觀的兩三百年前的前輩已經完成了許多前期的準備工作,典華只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輕微的改造一下就可以了。
工作量比自己原來預計的要少很多,演算的時間也比預計中的少了許多。
典華親自動手,將八面銅鏡對應八方呈八卦形放置在了觀臺的四周。
看青竹他們的風水墻還沒有砌好,“開始準備陣墨,接下來的風水墻和風水鏡還有陣線都需要它。”
青荷看到典華仙師停止圍著觀臺轉圈,起身走到了院子里青竹放置采買之物的地方,開始翻找東西,于是上前關心的問道:“道長,您找什么東西?”
典華從拿出兩個小布包,道:“找到了。”
青荷看到是典華手中拿著的是朱砂和桃膠。
“這些是用來做什么的?”
面對青荷的詢問,典華沒有任何隱瞞的意思,坦誠的回答道:“做陣墨。先把桃膠放入清水中,一邊加熱一邊攪拌,直至桃膠化開,熄火后,然后不斷的放入研成粉末的朱砂,攪拌均勻呈溫潤的稀糊狀即可。”
青荷對典華這樣坦誠相待真的是感動又無奈,不過想到道觀的現狀:“道長,您到了道觀之后又沒有開過火,道觀里有木炭嗎?有鍋嗎?您會燒水嗎?”
看典華的表情青荷就知道自己說對了,搖了搖頭用無奈的語氣說道:“您還是休息一下,這些交給奴婢來做吧。”
青荷搶過典華手中的兩個布包,就離開了,典華愣了一下,想著“術業有專攻”,青荷說的也有道理,也就沒有反對,只是在青荷的背后叮囑道:“朱砂有毒,小心一些。記得熄火之后再放入朱砂,朱砂冒煙時也要注意屏氣,不要吸入那些煙塵。”
青荷轉身曲身行禮道:“謝謝道長提醒,奴婢記住了,會小心的。”
青荷離開后,典華沿著風水陣的陣線走了一圈,心中模擬著畫陣線的場景,思考著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走到廚房,看到爐火已經熄了,青荷用一塊布蒙上了口鼻,一邊放朱砂一邊攪拌。
因為有仙袍護體,所以典華并不怕朱砂的毒素,于是上前想接替青荷,青荷卻表示她很快就做好了,只讓他在邊上看著就行,等朱砂放的量足夠了,陣墨制成了,喊停就可以了。
“停,陣墨已經制好了。”
鮮紅溫潤的陣墨,和小時候的墨水很像,不同的是散發著不是墨香,而是一股桃甜味的清香。
典華輕輕的抽出桃木劍,放在陣墨中,意識溝通劍靈,下達了汲取陣墨的指令。
劍身的表面發出黃色的光芒,紅色的陣墨在黃色光芒的引導下慢慢的逆流而上,化為一條紅線匯聚成河,流淌在黃色光芒之中。
感覺仙劍化為了一支在汲取紅色墨水的特殊的“鋼筆”。
果然,擁有劍靈的仙劍就是與眾不同,靈性很足,其上蘊含超凡力量也很神奇,完美的實現了他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