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華回憶著《輕身步》的相關知識和技巧,回憶著“一瞬萬年”狀態的相關研究和記憶,對比著《輕身步》和《神行步》的差異。
經過對比,典華發現,雖然《輕身步》是以《神行步》為基礎進行點化后改編而成的,但是兩者之間的差異,真的挺大的。
最直觀的差異是,《神行步》是大步慢走,而《輕身步》是小步快走。
《神行步》運用勁力技巧,盡量的增加每一步的間距,以此來增加走路的速度。而《輕身步》卻是保持最自然的走路姿勢,但是運用勁力技巧盡量減輕身體重量,增加走路的頻率,以此來增加走路的速度。兩個武技表現出來的形式可以說是完全不同。
另外,經過“一瞬萬年”狀態下的深入研究,典華發現兩者的修煉理念也完全不同。若是按《神行步》的修煉理念,配合《靈胎功》,修煉的效果極差,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所以“一瞬萬年”狀態下的“自己”,才從最基礎的理念部分,做了一次大“手術”,將其改造到最契合《靈胎功》和風水秘術為止。
“《神行步》的理論是以天、地、人‘三才’為基礎原理創作的,里面隱晦的蘊含了大量的‘五行’和‘九宮’等因素。與道門的‘陰陽原理’、‘四象’和‘八卦’這一系的理論體系相沖突。”
“我主修的主要就是道門的秘法和武功,若是不相契合,修煉時會有沖突,修煉難度極高,就算修煉成功,修煉速度會很慢,事倍而功半!”
從基礎原理這樣的底層進行“大改”之后,《輕身步》以道門的陰陽理論,四象和八卦為理論體系,立刻就消除了以上的不良影響,變得十分契合,甚至創造出了延伸的《輕身功》和《輕身術》兩部進階功法。
當然,這些理論體系,隱藏的極深,也就是在點化過程中的“一瞬萬年”狀態下,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典華才能追根溯源,研究出其基礎原理和理論體系。
另外,這次點化也證實了典華一直以來的一個猜測,“一法演萬法”,點化后的功法、武技、法術等等全部“一脈相承”,十分契合!
“以后的點化,就算沒有樣本,也完全可以,以現有的風水秘術、《靈胎功》和《輕身術》三部為基礎進行演化。再加上穿越之前的積累,做到真正的‘一法演萬法’!讓虛擬照進現實!”
《神行步》和《輕身步》除了表現形式,理論體系之外,步法也有了很多的更改。
《輕身步》將左右腳與“陰陽”相對應,將風水之術運用到步法中,使步法因地制宜,靈活多變,十分適合全能。
所以,《輕身步》除了走路方面,在跳高和跳遠方面,也有相應的技巧和對應的練法,比《神行步》功能單一的只能趕路要全面的多。
研究了一番之后,典華覺得已經掌握了《輕身步》的精髓:“感覺,很簡單的樣子?”
典華覺得一下子就可以入門,心中躍躍欲試。
典華起身,一邊走路,一邊嘗試運用《輕身步》的相應技巧,發現自己突然之間,好像不會走路了一樣,走起路來十分別扭。
“咳咳……知易行難!看來還是需要練習一番才能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