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在風俗,人死之后,必須馬上送到山上的特定位置放好,以供天林間的妖獸食用。
這是一個在此地已經流傳了數千年上萬年的風俗。
除了山葬,還有水葬和木葬。
只是看各地風俗習慣。
青牛寨雖然臨河靠山,但是行的是山葬。
“山娃子的父親和我有過命的交情,沒想到,山娃子又救了柱子一命,唉,本來我打算……”中年人一邊回憶,一邊感慨萬千的說道。
只是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中年人有些話沒說完,就打住了,對老人道:“我知道了,謝謝俞公。”
老人走后,中年人走上前,拍了拍門外呆立著的少年的肩膀道:“柱子,走吧,為你山哥,準備山葬的事。”
傳承了這么多年了,山葬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禮儀規范。
“不,山哥還沒死,沒死!”
中年人重重的拍了一下少年的肩膀,引著他望向自己,鄭重的道:“看著我,孩子,山娃子沒有父親、兄弟或子女,他只有你一個人朋友,你必須為他操辦起山葬的事宜,不能讓他走的那么不體面。”
“可,可……是……”少年最后還是選擇了遵從父親的建議。
為了山葬的體面,的確是要早些做準備的,山葬死后就要馬上去開始的,時間緊,流程多,不提前準備不行,
生于斯,長于斯,雖然柱子知道一個大概,但是并不知道具體的流程。
“父親,我應該怎么做呢?”
“先去寨子旁邊的浣河打幾桶水來,然后燒開,兌兩倍的水,一起倒進凈池,然后將山娃子放進去,進行清洗。
“山葬最少要兩個人,你需要再找一個人來,同時還要有人負責采集新鮮的青草,和木枝,用木枝編制一個兩人抬的擔架。
“等山娃子清洗干凈之后,放在鋪滿青草的擔架上,然后由寨子里的村民,每人送上一朵花,蓋在他的身上。
“再然后,由你們兩人一起,將山娃子送進山,安置在葬臺上。”
說到這里,寨主的神情變得特別嚴肅起來,盯著少年的眼睛,千叮萬囑道:“記住,到了葬臺,無論看到什么,都不可大驚小怪,保持安靜,將山娃子放好之后,馬上頭也不回的立刻離開,等你們安全回來,我會敲響喪鐘,完成整個葬禮,明白了嗎?”
柱子鄭重的點了點頭。
這是他最后能給山哥做的事了,事關山娃子最后的體面,他一定要做好,不能讓山哥最后走的不體面。
懷著這樣有心思,柱子跟著父親,離開山哥居住的小木屋。
父親有事,先離開,只剩下柱子一個人了。
“還要找一個人,找誰呢?”
柱子思考著人選,一個個的人從腦海是略過,人數不斷的減少,最后,只剩下兩三個人選時,柱子有了選擇。
既然要有體面,需要的準備工作很多,自然要認真負責的人才行。
與山哥關系好的人,在乎他的人,才會對山哥認真負責。
就像他一樣。
大根……似乎是最適合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