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邏輯并不難,他可以輕而易舉的推演出來,靖夜司應該也可以。
“人少了,也好!”
好辦事啊!
人少了干擾就少,感知起來就會更加的清晰。
這也是靖夜司將城北啟蒙學院清場進行偵察的原因。
典華以“次元行走”的狀態下,感知到了眾多不同邪教徒的痕跡,典華有意的避開那幾位靖夜司的同事偵察范圍的那些痕跡,剩下的痕跡中選擇了其中最熟悉的一個。
“這個痕跡是,好像是那個蔣渝的。”
被他用神識感知到的邪教徒的氣息,都被他記住了,尤其是這個蔣渝的,典華可是以他為原點,進行爆破的,將城北啟蒙學院里的邪教徒一網打盡的,印象能不深刻嗎?
“這個蔣渝好像認識原主,對我有很強的敵意,甚至有以現我后對我產生了殺意。”
檔案記載,蔣渝好像還是一名走讀生,嗯,這樣一來,他的活動范圍就足夠大了,可能存在的線索也足夠多……
嗯,就他吧。
典華以追蹤秘技感知著這個痕跡,開始進行著追蹤。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了這方世界的追蹤秘技的借鑒,吸收了其中的經驗,典華的追蹤之術就算沒有進行過點化,也更加精深了。
這些痕跡自然不是永存的,它有一個消散的過程,不過這個過程若是沒有一絲干擾的理想狀態,消散和速度會非常慢,幾百上千年可能才會消散完。
但是這是理想狀態,就像物理學中的假設物體表現沒有摩擦力一樣。這樣的情況在現實世界中,基本上不存在。
干擾越多,痕跡消散的就越快。
以城北啟蒙學院這樣人來人往的場合,這些痕跡可能只需要幾天時間,就會消散到不可感知的狀態了。
典華尋著痕跡,離開了城北啟蒙學院,沿著城里的大街小巷,走到了一座名叫回春堂的醫館。
查過蔣渝檔案,典華自然知道這是蔣渝的家。
他的父母早亡,和爺爺相依為命的生活在回春堂,蔣渝的爺爺好像是一名很出名的醫生……
“回春堂?姓蔣的醫生……原主的記憶中好像有些印象……他好像有‘蔣神醫’之稱!”
蔣神醫不僅醫術高超,醫德也很受人稱贊。
蔣神醫經常為窮苦人家義診,若是沒錢拿藥,還會贈藥。
原主就接受過蔣神醫的救治。
典華望著感知中如同魔窟一樣詭異之力如同火山一樣的回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