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里一殷實,人就容易飄,唐浩在縣區的一個修自行車的老漢手里,討價還價半天花了四十五大洋,買了一輛二手的自行車,又割了五斤豬肉掛在車把上,糧店買了二十斤散米。
回去的路上,嚎著最大的大嗓門唱著不屬于這個時代的戰歌。
“說走咱就走啊,你有我有全都有啊,嘿嘿嘿嘿全都有啊……”
林中的所有生物就是最好的觀眾。
回到唐家灣,太陽還沒落山,家中的壯勞力都去了鎮子上的水泥廠打工,一群附近的婦女在屋里剝花生種子,有說有笑的。
唐浩提著五斤豬肉大搖大擺的進門,腋窩下夾著兩件毛衣:“媽,我回來了,今晚上吃點好的,白米飯配豬肉燉粉條,整一大鍋,晚上敞開了肚皮吃。”
附近鄰居婦女看到,笑道:“浩子在縣里撈了啥差事,沒幾天都吃上豬肉燉粉條了。”
唐浩把衣服往裝花生種子的盆里一丟:“媽,給你的衣裳,天回暖了,現在不冷不熱穿著正好,還有我爹的。”
一群婦女絮絮叨叨的開始說毛衣。
晚上七點半,在水泥廠上班的爺倆回來了。
飯桌上,唐浩從兜里拿出五十塊錢,交給老爹:“爹,這是上回從家里拿的兩只老母雞的錢,您收著。”
老唐頭一點沒含糊,接過錢就揣兜里了。
唐浩繼續說道:“我今個擱縣里買了輛二手洋車子,往后大哥跟爹騎洋車子上下班。”說到這,唐浩小眼睛掃了一桌子人:“我過兩天跟縣里市場的老賀去趟南方進貨,要出趟遠門,跟家里打聲招呼。”
說起出遠門,老唐頭不同意:“你做的買賣我不懂,可我知道,莊稼漢掙的每一分錢都是血汗錢,你覺得你聰明,別人比你還聰明,等過幾天我看看廠子里還收不收人,你跟著我上水泥廠上班去,別天天凈想著掙大錢。”
唐浩又不是聽話的主,他不過就是通知家里人一聲,老唐頭自己也知道自己管不了家里的老二,表面面子還是要有的,與唐浩相比,他更喜歡唐建國的老實本分。
正月二十六,休息。
正月二十七,休息。
正月二十八,下午三點,老賀匆匆上門。
老賀一路打聽到唐浩家里,村子里來了一個穿的體面的人,唐海家門口聚攏了幾個小孩,扒著院墻。
家里只有老媽和大嫂,唐浩去了鎮子上買放行李的包。
“這是唐浩家嘛?”老賀站在院子里,抱著個公文包朝院子里張望著。
“是,你找我們家浩子干啥?”在太陽光下的嫂子壓著眼皮回答,捅咕婆婆去喊人來。
“你們家還真不好找,唐浩在不在家?”
“浩子去鎮子上了,得會兒才回來,你找我們浩子干啥?”嫂子不知道來人是干嘛的,若是找事的,還能提前通知唐浩躲起來。
“我跟唐兄弟在縣里做過買賣,本來說好了明天去南邊進貨,我家里邊突然出了點事,找唐兄弟商量商量。”
老媽已經喊了兩個壯勞力來,嫂子這才敢請人進屋:“進屋說罷,浩子快回來了。”
老賀喝杯水的工夫,唐浩提著一個空包回了村,一進村門口,一群小孩子嘰嘰喳喳的喊:“唐老二,你家來城里客了。”
回家一看是老賀,老媽嫂子與周圍鄰居跟看賊一樣看著老賀。
見到唐浩回來,老賀從凳子上起身:“唐兄弟你終于回來了,我媽昨晚上換燈泡,從椅子上摔了一跤,送醫院早上才醒,腿摔斷了,我媳婦弄不了,明天我怕是去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