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辦,那些被坑倒閉的店家,如今能找到工作都很難得,能關店退出商貿大樓,就說明他們連支撐店面運轉的錢都拿不出了。
周圍店家都會有聯系方式,唐浩要到聯系方式,以招工的名義把兩名曾經的店家喊道商貿大樓里。
兩名店家,其中就有劉姐,另一名是個年輕小伙子,叫張文龍,才做上柜臺沒多久,被坑的沒了本錢。
兩人對唐浩租下的店,有頗深的感慨,這些曾經屬于自己的東西……
唐浩打斷兩人的亂想:“我請兩位回來當的營業員,我也在電話了說了,工資一百五,是不多,但工資有提成,每個月完成最低成交量二十七件,往上的每件衣服,提成百分之五。”
唐浩算過,這收入對兩人來說相當可以了,保底二十七件,剛好穩得住店面租金,兩個人曾經在這里開過店,每個月都是盈利,說明兩個人不光能穩得住租金,還能創造利潤。
“我不知道你們是什么想法,但是我允許你們有外心,在我這里賺了錢,東山再起,過年又是一條好漢。”唐浩說道。
哪有那么容易,就算東山再起,與曾經的鄰店也會產生不小的差距,除非是商業奇才。
但是,鼓勵還是要有的嘛。
兩人互相對視一眼,兩人本來已經找了工作,年輕人張文龍還有一點錢,準備擺個簡單的小攤從頭再來,劉姐有家要養,連小攤的錢都沒有,與朋友的飯館打好招呼,去做個領班。
兩人是做買賣的,這筆賬還是算的明白的,自己的能力自己知道,至于工資,他們去擺攤去打工,都有兩百以上,這點工資他們根本看不上眼去。可這分成,讓他們動心了,每天賣掉四件衣服,一件算給保底工資,三間分成就有三塊多,一個月下來多一百多收入,趕上周六日,還能更多,那就比別的工作強多了,又干凈,又不累。
唐浩看倆人沒有給個準話,回頭對老賀道:“我就說人家不愿意,算了,還是再招別人吧。”
老賀站在一旁,一腦門的問號,他啥時候要請人家來賣衣服了?不是你屁顛屁顛的聯系的嘛?
“我愿意,我干。”劉姐怕工作泡了湯,一口答應下來,她要趕緊賺錢。
年輕人在猶豫:“我回家跟家里商量一下,我明天再給你個答復行不行。”
唐浩點頭:“沒問題,但是要快,明天你沒來,我就貼招聘了。”
年輕人同意,離開店里。
周圍的店家聽了唐浩這邊的消息,一個個跑來與劉姐閑聊。
“這下好了,咱們姐倆又能天天見面了。”
……
唐浩留在男裝店內,吩咐老賀照著其他家的牌子做一個標有‘精品男裝’‘精品女裝’字樣的牌子,在牌子下面寫上一行小字:唐家全國連鎖店。
唐浩深知品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