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農村人能有個工作不容易,唐浩也是十來歲進廠子里上班,每次到了秋收時節,都會被廠長或者某個領導拉到地里干活,都是拿工資的,在哪干都是干。
互幫互助,第一個當然是李大旺師傅,以此類推就是李桂蘭、栓子、唐石巖……每個人都能輪到下地干活。
兩三天時間,家家戶戶地里的玉米差不多都收回了家。
唐浩面對著跟小山丘一樣高的玉米,心中犯難。
玉米收完了,又到了大豆花生,十月份這一整個月,都是在忙碌中度過的。
唐浩比唐建國輕松一點,干三天能休息一天,唐建國就沒那么好的借口了,天天被老唐頭揪到地里干活,整個人都曬黑了一圈。
在忙碌中的一個月里,養豬場里的小工家里的莊稼陸陸續續都收回了家,唐浩的飼料廠廠房也已經落成了,孫大全將地面找平才拿錢手工。
臨時廠房的機器,在李桂蘭指揮下陸陸續續搬進了新廠房里,對于新廠房來說,里面的機器還是太少了。
進入新廠房的第一天,唐浩召集所有員工開會,給員工們打雞血。
“搬到了新廠房,看到了沒有,廠房里空出這么多地方,這些地方可不是留著你們轉圈圈的,這些地方是留著以后填補新機器的,能不能添補新機器,就看你們能不能生產出好產品來,產品生產的好,工資都不是問題,想不想漲工資?”
“想。”
唐浩笑道:“那就把飼料給我生產好了,生產好了飼料,過了年,全部員工工資提高十塊錢。”
這些小工們的工資也只有七八十,只有李桂蘭的工資是一百塊。
時間過的飛快,這一天已經是競選村長的前一天。
作為競選村長的張軍來說,奔波于鄉親們的家中。
此時的張軍在一家農戶家中摘花生。
“叔嬸子,想好了沒有,明天村長選誰?”
“明天再看看吧。”這話明顯是不想選張軍的。
張軍從兜里掏出十塊錢,放到農戶的手中:“叔,這事還有啥好猶豫的,我要是能當上村長,以后您和嬸子在村里,不都是說的上話的人咧?”
這位農戶是個老實人,將張軍遞過來的錢塞回了張軍的手里:“我再琢磨琢磨。”
“這錢您就收著吧,買點好吃的,就當我一個晚輩孝敬你們的。”
“你是晚輩,我們也不是你爹媽,這錢你還自己拿著吧,新選村長這事,我再想想。”
張軍實在找不到突破口了,要是能讓對方松口,他也不至于到現在還不能讓對方選自己。
老唐頭那邊也沒閑著,依著自己在村里輩分大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