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看待問題,就像吃飽穿暖的人,去看乞丐一樣,嘴上說著垃圾桶里的東西臟,睡在外面會感冒,好心的會給點錢,或者一頓餐食,可是對乞丐來說,只是暫時過的好一些,自己的實際情況并沒有任何改變。
唐浩扒拉著爐灶里的灰,問道:“王老板想不想吃烤紅薯?”
王老板被唐浩的話題轉移的一愣。
等爐子生好了,唐浩拍拍身上的灰塵:“王老板,我飼料廠有點事,一會我爹就過來了。”
王老板:“你有事就先去忙吧。”
唐浩離開家,心里頭嘀咕著王富要資助李桂蘭的事。
唐浩先去了飼料廠,李桂蘭有模有樣的管理著小工們的生產問題。
唐浩打著找唐建國的名義,隨口對李桂蘭問了一句:“桂蘭,你想不想上學?”
李桂蘭納悶:“上學?我還沒上過學,不過我爺說,上學有出路,讓我好好學寫字。”
唐浩眼中有幾分失落,與唐建國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唐建國閨女的事情。
離開了養豬場,唐浩回到家中,收拾東西準備去撈漁網,王富沒在冰面上撈過魚,非要跟著去,王富跟著去也就算了,老唐頭似乎是黏上王富了,吵著要去,唐浩就相當于帶了倆小孩去撈漁網了。
兩天沒撈,漁網上掛著三條大魚,四條小魚,漁網還破了個大洞,樹林下的套子,一個都沒套上。
回去的路上,王富說了告別的話。
“我明天就要走了,我來了兩天,麻煩你們照顧了。”
身為農村人的老唐頭,一定是要客氣兩句的:“才來兩天就要走了,多住幾天再走吧。”
兩個歲數差不多的老頭,開始了勸說車輪戰。
老唐頭是個熱情好客的人,他認定了王富是他們的貴客,就按照他心目中貴客的標準來送禮。
回去之后,在老唐頭的安排下,老媽撈了半缸的咸菜與酸菜,給王老板帶上,還帶了小半袋的花生粒,老唐頭還想去唐浩小賣部拿上兩瓶罐頭,被唐浩給制止了,城里什么沒有,哪在乎兩瓶罐頭,老唐頭只在唐浩的小賣部里拿了兩袋面包給王富帶上,留著路上吃。
忙活完,天都黑透了,老媽在做飯,王富喊著唐浩去了養豬場。
大概情況就是他想幫一幫李大旺和李桂蘭,想讓李桂蘭去城里學校學習。
李大旺聽完,直接決絕:“那不成,城里頭人生地不熟的,桂蘭被欺負都沒地方說去,我和浩子都不在身邊,這丫頭我不放心。”
李桂蘭被小工喊了過來,李桂蘭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眼中閃了一下,而后拒絕:“我就去過一次城里,讓我自己去我不敢。”
王富倒是有心理準備,很平靜的說:“那沒事,你們先考慮考慮,如果我們兩方簽了合同,再考慮也不急,你先想想。”
王富起身離開了,這是給李桂蘭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
唐浩與王富走后,李大旺與李桂蘭坐在大鍋房里,旁邊還有個小工。
李大旺猶豫的問向李桂蘭:“丫頭,想上學不?”
李桂蘭低著頭:“想。”
“你別怪爺不讓你去,王老板這人咱相處這兩天是個好人,可咱跟人家畢竟不熟,爺沒出息,你要是跟王老板走了,他把你賣了,爺沒地方找你去,等下回王老板再來了,爺找鎮子上人幫忙,鎮子上出面,這事就擺在明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