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就到了臘月二十,家家戶戶都開始預備年貨,老唐家也不例外。
養豬場里的豬,三三兩兩,這要一頭,那要一頭,也清理的差不多了。
這一天,縣城里面的攤主剛拉走五頭豬,養豬場里特意牽出一頭豬,這個不是給工人們預備的,按照為廠子的貢獻程度,分配豬肉。
李大旺與張寶樹每個人分到了兩只豬蹄,10斤豬肉,李桂蘭因為有一輛自行車,分配到了三斤豬肉,養豬場里的小工因為干的時間長,會多分配到一些,飼料廠的小工要分配的少一些。
殺完了豬,將豬肉分配到個人手里面,一個個十五六的小伙子,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這些小工們有二十來個,加上司機師傅們,將一頭豬瓜分的也差不多了,剩下的豬肉,就給全給了唐建國,唐建國怎么說也是飼料廠掛號的廠長,作為廠長,肯定要多分一些,又是家里面的人,其他小工們也不會有意見。
家里面的豬肉,定是不會吃唐建國領回來的豬肉,這些主要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唐建國的媳婦兒,回娘家帶的禮品,在這個年代里,走親訪友拿豬肉的,都是闊綽的人家,一般村里媳婦回娘家,都會拿一些罐頭豆奶粉果酥之類的東西。
媳婦回娘家,在男人們看來就是走個親戚過場而已,但是在女人堆里,那關系著地位的問題,誰媳婦回娘家拿的東西多了,那就說明這女人在婆家眼里是個重要人,若是拿的少了,那就說明這個女人在婆家過的不好。
就因為回娘家拿禮品的事情,王招弟又在老張家作起妖來。
老張家的西屋,王招弟疊著衣服,嘴里不住的哼起小曲來:“軍兒啊,啥時候有空陪我回趟娘家?”
“前兩天不是剛回去嗎?咋又要回去了。”張軍都已經害怕王招弟回娘家,每次回娘家不是大包小包的去,兩手空空的回。
“前兩天那是串門,過了年了,算是走親戚,是要去拜年的。”王招弟心情還不錯,在娘家的街坊四鄰眼中,王招弟嫁的人家還是不錯的,老張家被王招弟一個人吃的死死的,就說明王招弟在老張家是個說一不二的女人。
但是這種話,在王招弟聽了是個很有面子的事情,殊不知,他的面子是踩在張軍的臉上,讓張軍情何以堪,在這個年代怕老婆,可不是什么光榮的事情。
“拜年拿啥去啊?在家里可沒啥錢了,咱家過年的豬肉,還是咱爹走后門在老唐家低價買來的。”
王招弟抿了抿嘴,眼神望向窗外,若有所思:“軍兒,這都過年了,你都給姐夫干了一年了,姐夫應該發工資了吧?都到年根下了,誰家都要過年的。”
“姐夫也等著別人給錢呢,姐夫把賬要回來肯定給咱。”
王招弟繼續念叨著:“就你傻,不知道要錢,都到了年根下,要賬的肯定不止咱一家。”
“那是咱的親姐夫,要不是有難處,咋個能欠咱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