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江辰沅返回烏科蘭,擴大成數百平米的地下室,才改造到不足四分之一。
為了加快進度,江辰沅特意從蟻巢攜帶了十五臺CR工程機器人。
新的CR工程機器人加入改造項目后,第二天晚上,整個地下室成功改造完成。
……
“副官,小心設備!”
看著來來往往搬運設備,進行組裝的近二十臺工程機器人,江辰沅忍不住囑咐道。
“長官,請放心!”一臺CR工程機器人的聲音模塊輕微震動,副官的聲音傳了出來。
“很好,加快速度!”江辰沅微微頷首,隨后也加入到忙碌隊列。
復雜的設備安裝工作他不會,但原料投放之類的工作,他還是能完全勝任。
兩個多小時后,隨著副官開啟電源開關,所有連接設備運行起來。
“長官,設備自檢完成,所有設備運行正常,實驗環境構筑已完成!”
隨著副官報告,江辰沅心中有些激動,但理智迫使他冷靜下來,沉聲指揮道:“注入培養液!”
話音落下,淡綠色的培養液,沿著拇指粗的透明管道,注入數十個培養槽。
當含有各種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培養液,填滿整個培養槽之后,副官停了下來:“長官,是否投放干細胞?”
干細胞具有無限自我更新與增殖分化能力,生化人的培養基礎,便是干細胞。
“投放!”江辰沅瞥了一眼,一旁設備上插著的幾只試管,點了點頭。
“是!”
隨后,設備打開,讓試管內的血液等包含干細胞的物質落入泰瑞爾公司發明的抗生素中。
經過離心等操作,全部細菌被殺死,而干細胞被分離出來。
下一步,分離出的干細胞進入基因編輯設備,副官控制著一臺CR工程機器人,在重塑基因形象的“刻刀”幫助下,剔除、添加、修改相關基因序列。
第一輪基因重塑工作,便持續了兩個多小時。
之后,修改完的干細胞進入數十臺培養槽,開始各器官的分開培養。
沒錯,泰瑞爾公司的復制人技術,便是利用干細胞培養技術,分開培育生成各部分組織器官,然后將這些組織器官組裝,形成一個完整的人!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
江辰沅初看到連鎖型號的復制人技術時,也覺得這是天方夜譚,但看完實驗數據,以及完整的理論,他不禁欽佩埃爾頓·泰瑞爾的奇思妙想!
這項技術是完全成熟的!
而藍星,同樣有這項技術的苗頭:2008年1月15日,聯邦科學家用“換細胞、留結構“的方法,成功培養出全球首顆在體外,可自我生長的**心臟。
英倫國在2014年,也成功在體外培養出胸腺組織。
但藍星相關研究,距離成熟還有十萬八千里,才剛剛起步。
抬頭,瞥了一眼已長成指甲蓋大小的干細胞聚合組織,江辰沅忍不住浮現出一抹微笑。
只需三天,三天之后,第一批生化人便能“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