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凡觀看了每一卷手札,許多都是依據傳聞而整理出來的關于赤松子言行的卷經,通過其生前點滴能還原一些驚人的真龘相。
地仙為自己擺了九十九條小龍,模仿那九十九條大龍山脈而成,他所知的一切秘密皆葬在當中。
“原來如此,九枚上古玉塊上所刻的龍山并非那原本的就九十九條真龍山,而是他自己的葬地。”
葉凡離開了仙劍門,將所知道告訴了老鶴與三谷主,畢竟萬妖谷追查了那么多年,一定有些直覺。
“一定要查出來”大谷主道,萬妖谷歷代先人嘔心瀝血,耗費了那么的精力才有這樣的結果,怎能止住。
雖然最終深入下去可能會涉及到禁忌領域,但是他們覺得有必要先將地仙尋出來,再做下一步的最終決定。
“地仙已死,應該沒有獲得能成仙的東西,不然就不會死了,說是地仙,應是夸大了。”葉凡自語。
生不落地,死不入土,為一仙胎,終生不沾塵埃。這是九枚上古玉、塊集全后對地仙的描述。稍微一琢磨就可明白,能窺到地仙的墓葬方式,應是身入懸棺內,不落地,不入土。
“難怪赤松子開懸棺,尋古葬,他已經知曉那個地仙歸隱川蜀,又得知其下葬方式。”老鶴道。
他們繞了一圈,覺得九十九條上古龍山根本動不得,且早已被人分開,所能做的就是尋到地仙的棺槨。
而今,唯一的優勢就是地球上早已沒有圣人了,他們已算是最強的一列人,不用擔心被人所阻。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里,他們耗去大量時間,在蜀地觀各處山川,認真尋找小龍山群結地,想得地仙葬地,然而卻一無所獲。
“會不會根本就沒有在,蜀內,不然以赤松子通天徹地之無上手段,為何沒有找到”葉凡有疑問。
“但凡大氣勢的山一旦成了氣候,都會尕出神秀,歷經成千上萬年后,便能影響到附近的山體格局,我們也許能藉此入手。”老鶴道。
既然地仙效仿九十九條上古龍山擺下小龍山群,即便它隱在古陣中,那么自上古到現在過去這么多年了,也一定影響到了附近的山。
萬妖谷動用了一切手段,派出的大量的人力,傾盡全谷之力來調查,最后終于有了突破性的發現。
在就當日,他們就動身了,一路沒有停留,徑直到了目的地,而后遠遠觀望。
山狀若龍盤,騰躍向天,又似虎踞,氣勢雄偉,龍虎爭雄,勢不相讓。有水繞山轉峰,共九十九峰二十四巖,雖不像龍,但卻有那和氣勢。以水之柔補龍之剛。
“有上古大陣鎖住了密地,且它影響到了外界山水的格局,地仙葬地應當就在這里”
“這可是道教祖地,不能亂動啊,萬一被他們發覺,全天下的道士最起碼有半數會與我們生死相向。”
一定是這里,葉凡憑借源天妙術感知到了一和氣機,上古法陣所封的無人區必是他們要尋的地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