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境,表面上看,是在人體內開辟一個存儲法力的元氣秘府,或為凈土、或為道場、亦或者是一方世界。
實則是開辟了一道通往至尊不朽的通道,籍此溝通無垠虛空,奪取天地造化,讓自己體內法力開始暴漲。境界還低時神異不顯,等待境界越高,就會逐漸顯露出諸多的好處。
按照《道經》中的說法,方圓現在已經算了不得了,等同已經多了六條通往至尊的通道。
有些人終其一生,也只能開辟一口元氣秘府,籍此存儲法力、汲取天地之力,雖也能進入更高的大境界之中,不過道路將會無比曲折,很難攀登至絕巔。
一般的強者在開辟四五口秘府后,便開始后繼無力,或者壓制不住境界,積淀已經一朝爆發,自秘府中噴薄出無盡生機,開始自動進入凝脈境界之中。
能夠開辟六口元氣秘府的,已經算是此境中的佼佼者了。
至于開辟七口元氣秘府,那必然是少見的天才,罕見的天賦異稟者,如同鳳毛麟角般稀少。
至于能出現八口秘府、九口秘府的,一般只有在古老的典籍中有記載。現實中如果真能出現,必然是天縱神姿。
多開一口元氣秘府,便代表著比同期更深厚的法力根基,同時也是多打開一部分潛力。
一口兩口,潛能成倍增加,三口四口五口已經拉開差距,六口七口就是需要仰望的存在了,八口九口更不消說,那已經不是簡單的數字游戲了。
方圓是幸運的在修煉之初,撿到王者級功法,提前獲得兌換同等級別功法的權限。
但王者功法并不是那么容易修煉的,不然……那敖伯擁有祖宗血脈,按說修煉《龍龜背壽經》應該事半功倍,可若真的容易修煉,它也就不會參悟半途就迷失心性墜入魔道了。
方圓是找到了與自己天賦十分契合的王者功法,又有無限天賦的基礎劍法打底,才可以將自己的上限無限拔高。
外界眾人議論紛紛,身處靈氣旋渦之中的方圓,自家人知自家事。
雖然還能控制暴漲的法力,繼續加點也不會出現法力失控的現象。但他也適可而止的停了下來,差不多得了,“開掛一時爽,日后火葬場。”
微微沉淀一番法力洪流,便果斷開始運轉心法,“第七口元氣秘府,不動道場,此時不開更待何時。”
澎湃的法力化作洶涌劍氣洪流,兇猛的向第七口元氣秘府沖擊而去,連綿沖刷,持續不斷。
盤坐在那風雪烽火臺之上,一頭黑發虬髯飛舞,周身透出淡淡的星輝,劍氣周游全身,真的有點像是一尊加了五毛特效的隱士高人。
時間流逝,從天明至天黑,當長城之上再次燃起熊熊火盆時,主城樓上忽然戰鼓擂響,震天的響動聲驚醒了方圓百里的所有人。
這次鼓聲如此悲戚,連綿不絕,震得讓人心頭發麻。
“不好,聚將鼓,出大事了!”
方圓渾身一抖,險些開辟不成的第七口元氣秘府“不動道場”,竟被這悲鳴鼓聲直接給震開了。
這口元氣秘府開辟的過程尤為深刻,只剛剛開辟成功,其內就隱隱有法力營造的虛影浮現,宛如一方方寸小世界。
遠看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
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蒨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近了看,一方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
忽回頭,見崖頭立一石碑,約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闊,上有一行大字磨損的厲害,隱隱有幾個字跡依舊能看得清楚,乃是“……方寸……月星……”。
這道秘府一洞開,方圓便覺自己入定尤其容易,心靈通透,靈臺一片寧靜。
“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名一行三昧。”
用佛門的說法,則是“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自為物,失于本心,為物所轉,故于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隨著不動道場開辟成功后,法力瞬間乖順無比,劍氣亦深入七座秘府之中,自動精粹起來。
他長舒一口氣,長身而起,“發生了什么事?”
魏源清面色嚴肅道:“主城樓上擊鼓聚將,所有掌兵使以上將領都要去,恐怕發生大事了。”
蘇漢青亦提出告辭,“我該回我那邊駐守了,希望方兄在有余力之時能多多關照我的乙亥段城墻。”
“好說,蘇兄自去,我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