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梁子管理的不錯,十七個員工基本上沒什么問題,但是剩下的后學的四十三個人還差了點兒火候,按理來說,向他們這種學徒工至少要跟著師傅學三年到五年才能出師自己單干,但是老爹得幫忙,所以這幾個月只能靠他們自己以及梁子他們的指導了。
等喬莊那邊的展廳、倉庫修好了,到時候再加上作坊,把所有人遷移過去,當然,這邊的作坊也不能空下來,等十七個員工出師了之后,可以回來帶徒弟,在這邊做淺加工,畢竟她的大本營在這里,買的山頭也在這里,便宜的木材運輸過來也一定會經過這里。
看過作坊之后,田青安立刻馬不停蹄的跟著村長叔去看之前看好的山頭。
幾乎都在附近的村里,離著不遠,因而山頭也不大。
不過土質大多都不錯,上面種樹,底下養雞,樹給雞提供葉子糧食,雞糞可以肥田,一舉兩得。
而且村里現在依舊有一部分的人在走街串巷的賣烤雞烤鴨,到時候就不用在別的村子買了,他們自己就能自給自足。
除了兩三個小些的山頭之外,還有一處大些的山,距離下田村就有些遠了,有兩個時辰的路,那里十分荒涼,遠離人煙。
田青安第一個就pass掉了這里,山太大了,不好的管理的不說,山上有人的蹤跡。不一定是山民,還有可能是土匪。
她不想去招惹,太麻煩了。
另一個也是因為路程太遠了,管理不方便,她現在攤子鋪開的大,但是人手太少了。
村里的人現在至少有一半是給她干活兒的,另一半自由發揮來著。
回頭等現在的事物全部安定下來后,那時候就可以讓剩下的村里人參與進來了。
其余的三處山頭看過之后她全部買下來了,加起來一共花了五百兩,一共是六百畝,三個山頭差不多大,都在二百畝左右。
哎,錢太不經花了,回頭要多多掙錢了。
好在這次回京交貨后又有一筆收入,不然她可能真的要開源節流了。
付了錢,地契寫上她的名字,在衙門里備案后,田青安就近雇了村里人砍樹。
三個山頭她全部轉過來了,除了個別標記過的樹,剩下的全部砍了,之后拉到下田村曬干,之后再淺加工。
三處山頭的樹看完就用了兩個星期。
當然田青安也沒有閑著,砍樹由下田村派去的人看著,她則去了縣里、京城的花市,買了幾千株的樹苗,又特意找了一種帶刺的荊棘,沿著山邊種了,這是防止有人進入破壞里面的環境以及偷盜。
等這些弄完就花了快一個月的時間,已經四月中旬了,天氣越來越熱。
不過山上的氣候倒是十分的宜人,看著活過來的樹苗,她又讓人買了小雞崽,一個山頭也不多放,五百只雞差不多,主要是放多了也看顧不過來。
然后就是守山人。
田青安依舊用了村里的人。
村里六十多歲的老大爺,老奶奶,只要身體健康的都被她請出來了,然后再加上兩個附近村里的嬸子們,一座山頭四個人,最后再在山頭附近的村子雇上幾個喂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