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
近侍太監飛快離開長生殿。
吏部尚書是六部尚書之一,掌管官吏晉升、入籍、終養等一系列事情,重要程度堪稱六部之首。
中書令負責奏折的呈遞,對于朝堂之上發生的事,中書令都過問之權。
至于太尉楊青林,則是先帝留下的顧命大臣,李祀完全可以信任。
并且,前段時間,同樣在這長生殿中,太尉楊青林的對于節度使制度的一些看法,與李祀不謀而合。
半炷香后!
太尉楊青林、吏部尚書以及中書令來到皇宮之中。
此時,由于皇帝的怒火,宮內的氛圍一片肅然,太尉楊青林等三人自從進入皇宮后,還沒走幾步路,便受到了皇宮禁衛三次盤問。
要知道,楊青林等人可是受到皇帝親自召見,連他們都如此,更何況其他人了。
吏部尚書惶恐不安,作為掌管文職官員的三品大員,吏部尚書知道,如果自己得不到皇帝的信任,他的結局恐怕跟刑部尚書一樣,告老還鄉!
皇帝絕對不會允許,將吏部尚書這么重要的一個職位,交給一個不受信任的臣子手上。
三人之中,只有太尉楊青林表情最為平靜。
楊青林清楚,如今的大唐皇帝,乃一代雄主,若是皇帝真的要對他們動手,絕對不可能將他們召到皇宮。
所以,楊青林更加傾向,皇帝是有事召見他們。
很快。
三人來到長生殿前。
“三位大人,陛下已經等候多時了。”
近侍太監微微躬身道。
吏部尚書望著近侍太監,壓低了聲音問道:“公公,如今這宮中,風聲鶴唳,原因何在啊?”
吏部尚書向來看不起這些太監宦官。
在吏部尚書看來,這些太監無品無級,連九品小吏都不如,如果不是服侍皇帝,他連看都不會多看一眼。
然而此時,面對皇帝的召見,吏部尚書不得不低聲下氣,試探近侍太監的口風。
近侍太監可是皇帝的身邊人,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只是,近侍太監面對吏部尚書的詢問,極為中規中矩道:“尚書大人,奴才只知道,陛下要召見幾位大人,至于其他事,奴才便不知道了...”
“打攪公公了。”
吏部尚書看著宛若笑面虎的近侍太監,擠出笑容道。
吏部尚書心里冷笑連連。
他才不相信近侍太監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近侍太監這么說,明顯是不愿意告訴他。
只不過,哪怕吏部尚書明白這些,臉上也不會表現出來。
以他的城府,自然不會喜怒于色。
太尉楊青林見到這一幕,暗自搖頭。
近侍太監服侍皇帝日常起居,如果守不住秘密,早就被皇帝暗中處死了。
怎么可能活到現在?
“好了,兩位同僚,既然陛下已經在里面了,我們趕快進去吧。”
“讓陛下等久了,可不是臣子之道...”
太尉楊青林說完這句話,徑直走入長生殿。
中書令和吏部尚書相互看了眼,只能跟在太尉后面。
按照官職大小,楊青林乃太尉,一品官職。
吏部尚書和中書令只是三品。
遠遠不及一品官員。
可這其中,有大講究。
太尉只是虛職,沒有什么實際權力。
而吏部尚書和中書令,都是朝中實權大臣。
這般一想,吏部尚書倒是有些奇怪,陛下為何召見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