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卿苦苦哀求,他年歲已高,若真的挨上這二十杖責,恐怕會被打死在這皇宮之中。
然而,李祀不為所動。
皇宮禁衛進入太極殿,將趙子林壓了出去。
不一會,殿外便傳來一陣陣慘叫,很快,慘叫聲越來越弱。
殿內群臣沒一人敢站出來勸阻。
這朝堂之上,很多大臣都與太常卿關系不錯,甚至稱得上莫逆之交。
然而此時,沒人敢在這個時候,觸怒皇帝。
李祀望著文武百官,眉頭一皺:“怎么?你們還跪著做什么?但凡在這次科舉中,舉薦自己后輩子侄的,主動站出來吧,朕不想一個個念出來。”
李祀這話一出,朝堂群臣之中,不少臣子只感到頭暈目眩。
“陛下,陛下饒命啊...”
這些參與過舉薦的臣子們主動站起,神色惶恐的跪在御臺前。
他們沒一人心懷僥幸心理。
皇帝既然在早朝中提這事,就證明皇帝已經知道究竟有哪些人,參與過舉薦。
這個時候,若不主動站出來,等待他們的,恐怕是滔天大禍。
“饒命?”
“你們竟然想讓朕饒你們的命?”
李祀怒極反笑,他目光冰冷的掃視眾人:“科舉制度是朕大唐的根基,你們公然插手,等于敗壞朕大唐社稷!”
“你們說,朕能饒你們嗎?”
李祀聲音響徹太極殿。
群臣們臉色煞白如紙。
“來人,將這些人統統拖出去,杖責二十,脫去官籍,永不錄用!”
李祀話音剛落,朝堂之上響起一陣陣哀嚎求饒之聲。
只是很快,皇宮禁衛再次進入太極殿,將這些臣子們拖到殿外。
在二十杖責之下,即便這些臣子活了下來,等待他們的也是被罷官,從此不得踏入朝堂半步。
太極殿上,李祀望向剩下的群臣:“傳朕令,在大唐律法上,增加一條規定,科舉制度必須公平公正,不得發生任何徇私舞弊,一旦發現,抄沒家產,流放邊關!”
“臣等遵旨。”
文武百官神色惶恐,顫聲說道。
李祀說完這些話,心里的火氣稍微減弱了些。
李祀知道,這件事若真的追究,將歷年來所有舉薦過的官員包括在內,這朝堂之上的官員,恐怕要少上九成。
畢竟,像禮部尚書這般,為官四十年,從來不插手科舉的臣子,實在太少了。
所以,李祀只是以今年的科舉制度為標準。
并且,制定的唐律,也是限制以后的科舉制度。
“還有,這次科舉考試成績,全部作廢。”
“所有考生,全部重新參加考試,重定排名!”
李祀說到這里,話鋒一轉:“禮部尚書!”
“臣在!”
禮部尚書出列,跪在地上,俯首高呼道。
李祀望向禮部尚書,開口說道:“這件事,朕就交給你了!”
“臣必定不負陛下所托!”
“如果仍舊有官員找你舉薦...”
李祀說到這,目光一轉,看向群臣:“告訴朕,朕倒想看看,究竟還有誰,敢當眾無視朕說的話!”
李祀話音剛落,朝堂之上,跪伏在地的文武百官心里一顫,面首壓的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