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殿。
李祀正在翻閱奏折。
近侍太監走進長生殿,躬身說道:“啟稟陛下,東廠曹督主在外求見。”
“宣他進來。”
“遵旨。”
近侍太監離開不久,曹正淳進入了長生殿。
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抬頭看了眼曹正淳:“關于草原的情報,給梁王送去了?”
曹正淳拱手拜道:“陛下,老奴已經派遣東廠最精銳的探子,快馬加鞭,日夜趕路,算算時間,這幾天應該就送到了。”
李祀口中的情報,自然是突厥國師交代的那些。
突厥國師在突厥的地位,甚至要在突厥王之上,有他這位‘內應’在,突厥國必然損失慘重。
只不過,突厥國師提供的情報中,唯獨缺少了突厥王庭的部分,李祀自然清楚,突厥國師打的什么主意。
無非是想借助大唐這把刀,重創十大部落。
否則,突厥王庭損失了三十萬鐵騎,哪怕大唐不出兵,自身也要陷入內亂之中。
曹正淳從袖口中拿出一張奏折,捧在雙手上,開口說道:“啟稟陛下,這是隴右的情報。”
“隴右?”
李祀眉頭一挑。
隴右節度使指使中書侍郎,在朝堂之上,挑撥群臣,逼迫皇帝收回撤河西節度使一職的命令。
當時,李祀直接下令,將中書侍郎的頭顱,送去隴右,交給隴右節度使,并且帶一句話給他。
就在李祀思索之時,近侍太監已經將曹正淳的奏折呈遞到龍案之上。
李祀展開奏折,一眼望去。
曹正淳躬身開口說道:“陛下,根據老奴安排在隴右的探子,節度使王武林收到陛下的話后,并沒有什么反應!”
“仿佛什么事都沒發生過一樣...”
曹正淳說道這,遲疑了片刻,繼續說道:“只不過,那天之后,隴西的土地清查,一日千里,按照老奴估計,最多半個月,差不多就能清查完畢...”
曹正淳話音剛落,李祀輕笑一聲。
李祀一眼就看穿了隴右節度使王武林的心思。
李祀望著曹正淳,隨意說道:“王武林這是在向朕服軟,他這是在告訴朕,他知道錯了,這土地清查進度,就是他的投名狀。”
李祀微微搖頭,隴右節度使王武林的這般做法,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只不過,李祀轉念一想,也是正常。
有河西節度使前車之鑒,王武林就算再大的膽子,也不敢公然無視皇帝。
否則,皇帝要是直接下達一道圣旨,讓王武林入長安領罪,王武林該怎么辦?
遵旨入京?
給王武林十個膽子,王武林也不敢入京。
抗旨無視?
要知道,如今這天下,還是大唐統治,李氏皇族依舊是天下的主人。
大唐掌握著這世間的大義。
若是王武林敢抗旨,那便是謀反。
謀反者死,株連九族!
到那時,王武林就徹底沒有退路了。
所以,王武林才會如此。
他是在向皇帝表明,他王武林還有用。
曹正淳眉頭微微一皺:“陛下,那該如何處置他...”
李祀微微靠在龍椅寶座之上:“既然他服軟了,就暫時先別管他。”
在沒有萬全把握之前,李祀不會單獨對某位節度使動手。
天下節度使坐鎮大唐邊關,牽一發而動全身。
李祀雖然召喚出三位神魔,但曹正淳需要坐鎮長安,雄霸則要收服江湖,剩下的白起雖強,可只是一個人。
再說,想要大唐江山萬年穩固,并非殺人就能做到。
一個國家想要長治久安,涉及到方方面面,暴力只能作為底牌,在最關鍵的時候出手鎮壓。
...
天下會。
周風周云二人站在天下會門口。
在他們身后,天下會幫眾整整齊齊站成數列。
周風看了眼周云,低聲說道:“師兄,你說師父這段時間,去什么地方了?”
周云瞥了周風一眼,搖頭道:“有些事情,盡量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