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禮部尚書前來,顯然是來詢問皇帝的意思。
“陛下,這是省試前十名士子的名單。”
“這十位士子的文章,都是老臣與其他大儒共同評判,絕對沒有任何徇私舞弊現象...”
禮部尚書知道皇帝擔心的事情。
禮部尚書說完之后,便將奏折捧在手上。
近侍太監上前,將禮部尚書手中的奏折,呈遞到皇帝的龍案上。
李祀將奏折打開,一眼望去。
王牧,省試第一,文章‘家事國事天下事’。
陳河,省試第二,文章‘論戰爭對大唐的影響’。
...
李祀隨意翻看了眼。
這次省試前十名的文章,明顯比上次省試前十名,高了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尤其是省試第一名的王牧,他的文章‘家事國事天下事’,在李祀看來,見解非常獨特。
以家事引出國事,再以國事引出天下事,層層入里。
不僅如此,李祀還發現,這個王牧,思想并沒有僵化。
要知道,大唐的科舉制度,內容拘于經義,致使士子們,只讀死書,不懂變通...
但王牧顯然不是這樣,在他寫的文章中,各種經義隨手占來,不拘于表面,甚至不拘于儒家經典...
這在李祀看來,極為難得。
“行了,我知道了,你下去準備殿試吧。”
李祀合上奏折,開口說道。
“遵旨...”
禮部尚書聞言,心里微微松了口氣。
雖然,皇帝當著朝堂群臣的面,將科舉一事交給他,看起來是極為重視他。
但禮部尚書知道,若是自己將皇帝的事辦好,那自然皆大歡喜。
要是沒辦好,他的下場,恐怕不會比那些在科舉中推薦自家子輩的官員好到那里...
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
帝心如淵,禮部尚書作為臣子,只能盡最大的力,去為皇帝辦事。
至于結果如何,皇帝滿不滿意,就不是他所能考慮的了。
如今,禮部尚書聽到皇帝首肯,只感到提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來。
至于接下來的殿試,乃皇帝親自負責,他禮部尚書只需要在旁邊協助。
“好了,沒什么事,你就下去吧。”
“那老臣先行退下...”
禮部尚書走出長生殿。
禮部尚書離開沒多久,近侍太監再次走了進來。
“陛下,戶部侍郎回長安了,現在正在殿外求見。”
李祀聞言,眉頭微微一皺。
戶部侍郎?
李祀微微靠在龍椅寶座之上,陷入沉吟。
李祀之前,派遣戶部侍郎前往天下節度使的領地,清查土地。
在李祀看來,大唐的土地問題越來越嚴重,已經到了不得不割肉恢復的地步。
而解決土地問題的第一步,便是知道大唐有多少土地。
因此,清查土地這個任務,重中之重!
然而,天下節度使擁兵自重,連皇命都可以不聽,怎么可能乖乖的讓你清查自家土地?
只是如今,戶部侍郎既然敢回長安,并且立即要見皇帝,顯然大有所獲。
“宣戶部侍郎進來。”
李祀心里有些期待。
他倒是想知道,戶部侍郎究竟收獲了什么,讓他一回長安,就進宮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