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殿內。
戶部尚書聽到皇帝的問話,心念起伏,恭敬道:“啟稟陛下,土地改革一事,確實受到了一些阻礙...”
“阻礙?”
李祀望著戶部尚書,神色不變,仿佛早有所料:“跟朕說說,究竟有哪些阻礙?”
對于李祀來說,土地改革遇到問題是正常的。
若是土地改革,從頭到尾,什么阻礙都沒有,地方家族,邊關節度使都一絲不茍的配合,那才是不正常。
這就等于對方主動將脖子伸過來,往李祀刀上湊。
地方家族能屹立數十上百年,怎么可能這么蠢?
或許他們會忌憚大唐帝國的天威,只能捏著鼻子臣服,但絕對不會一點動作都沒有。
李祀不擔心阻礙。
李祀關注的是,究竟是何人在阻礙?
背后是否牽扯到其他人,或者其他勢力?
戶部尚書聞言,硬著頭皮道:“回稟陛下,是北庭節度使。”
大唐一共有十大節度使。
正是這十大節度使,鎮守大唐邊關,抵御外族入侵,才有大唐盛世。
可也正是這十大節度使,霍亂大唐,安史之亂正是節度使問題的爆發。
大唐由節度使制度興盛,也由節度使制度衰敗。
“北庭節度使?”
李祀臉上浮現一絲驚訝。
李祀倒是沒想到,竟然會是北庭節度使。
大唐十大節度使中,北庭節度使不算最強,但也不算最弱。
戶部尚書繼續說道:“啟稟陛下,老臣派遣前往北庭的人回來匯報,北庭節度使的第七個兒子趙崢,聽聞陛下準備按畝收稅,讓手下將朝廷的人趕出北庭...”
“并且,趙崢曾放下話...”
戶部尚書說到這,聽了下來,小心翼翼的看了皇帝一眼。
“他說什么了?”
李祀神色有些發冷。
此時此刻,他哪里還不知道,趙崢說的必然不是什么好話。
“趙崢說,若想要按畝收稅,讓陛下親自前往北庭商談...”
戶部尚書話音剛落,噗通一聲跪在地上,不敢抬頭直視皇帝。
“讓朕親自過去?”
李祀氣笑了。
李祀萬萬沒想到,北庭節度使的第七子趙崢,竟然如此大膽,公然挑釁皇權!
不管邊關節度使如何權力滔天,但終究是臣。
作為臣子,卻口出狂言,無視禮數,簡直是大逆不道。
“看來,北庭沒必要存在了...”
李祀聲音很輕,但卻讓戶部尚書頭皮發麻。
“你還有什么事嗎?”
李祀望向戶部尚書,開口說道。
戶部尚書神色遲疑,最后咬牙說道:“啟稟陛下,老臣認為,取消關卡稅有所不妥...”
戶部尚書說這些話的時候,膽戰心驚。
取消關卡稅,畢竟是皇帝親自下的命令。
如今,戶部尚書說這些話,等于在質疑皇帝的命令......
之前,戶部尚書經過太尉楊青林提醒,知道皇帝這么做,必有深意。
但戶部尚書實在想不到,深意在什么地方。
“啟稟陛下,取消關卡稅,等于放任商業發展,商業一旦發展,商人掙錢多了,我大唐百姓,必然棄農從商,到那時,我大唐將面臨土地荒廢問題......”
戶部尚書開口說道。
“陛下,我大唐最根本的地方,在于糧食啊。”
“若是沒有糧食,哪怕商業再繁榮,又有什么用?”
戶部尚書看的極為透徹。
他知道皇帝取消關卡稅,是為了商業發展。
只是,若是沒有糧食,任何發展都是無根之萍...
只有國庫之中,糧食夠多,大唐的底氣才會越足。
李祀聽到戶部尚書這些話,右手隨意敲擊著龍案,開口說道:“愛卿不必太過擔心這個問題。”
“這件事即便你不提,過幾天,朕也會下一道旨意。”
李祀說到這,目光一轉,落在戶部尚書身上:“戶部尚書,傳朕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