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
李祀擺了擺手,隨意道:“讓他聯系。”
“朕倒要看看,這次會有幾位節度使起身造反!”
對于李祀來說,并非對付不了那些節度使。
而是不能。
節度使坐鎮邊關,抵御外族,勞苦功高,若是李祀直接出兵鎮壓,定然會讓將士寒心,天下大亂。
如果李祀派出神魔前去暗殺,節度使一死,邊關必然大亂,而異族在關外虎視眈眈。
若是讓異族借此機會破關而入,即便李祀最后蕩平這些異族,但大唐帝國的損失,卻挽回不了......
因此,李祀需要一個動手的理由。
一個讓天下人信服的理由。
節度使造反,李祀再出兵鎮壓,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李祀心里期待著。
他希望北庭節度使這次爭氣一點,多拉幾個節度使造反。
這樣,李祀正好出手,一次性解決。
否則,如果讓李祀一個個想理由,那得拖到什么時候?
李祀微微抬頭,望向北庭方向。
趙珙。
你可別讓朕失望啊!
...
...
翌日。
大唐早朝。
文武百官依次進入太極殿。
李祀踩在金色御道之上,登臨朝堂。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朝堂群臣俯首叩拜道。
李祀俯視滿朝臣子:“眾愛卿平身。”
近侍太監上前,照例高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近侍太監話音剛落,內閣首輔張居正站出列了拱手道:“啟稟陛下,近日‘考成法’陸續實施,天下官吏的辦事效率大增,各地間上訴的百姓明顯減少,冤假錯案大幅度降低......”
內閣首輔張居正的話傳遍太極殿。
所有臣子們低頭不語。
在張居正提出‘考成法’,約束天下官吏之時,還有大臣反對,認為張居正不根據天下實情,胡亂提出建議,干擾陛下判斷。
但現在呢?
事實擺在眼前。
自從‘考成法’實施之后,天下各地的官吏,明顯變得不一樣了。
當然,仍舊有一些官吏,不知進取,但等到月末,按照‘考成法’的標準,這些官吏將會受到嚴懲。
到時候,他們恐怕會意識到,若繼續這樣下去,真的會被罷官,清除官籍......
總體來說,‘考成法’讓天下官吏意識到,天子雖遠,但若想仗著這般,無所作為,恐怕就要失望了。
“是嗎?”
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望向其他群臣,開口說道:“張首輔說的這些,可都是事實啊?”
天子問話,群臣不敢不答。
吏部尚書站了出來,躬身說道:“回稟陛下,張大人所言,屬實。”
吏部尚書作為六部之首,掌控天下官吏。
他是最有資格評價‘考成法’的人。
如今,吏部尚書這么說,明顯是肯定了張居正的‘考場法’。
李祀敲了敲龍案,緩緩說道:“既然如此,即日起,將‘考成法’列入我大唐律法。”
對于‘考成法’的成效,李祀一點意外都沒有。
要知道,大唐的官吏們,沒有什么監督手段,除非犯下大錯,否則一生無憂。
因此,這些官吏們懶散慣了。
或許存在某些清官,但整體形勢便是如此。
當然,長安城中,天子腳下,經過李祀幾輪清洗朝堂,這種現象明顯好了很多。
只是,天下各地卻沒什么改觀。
如今,‘考成法’一出,等于懸在天下官吏脖頸上的一把刀。
他們如何敢繼續毫無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