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上。
滿朝群臣低聲議論。
戶部尚書口中所說的一千兩百萬商業稅實在是匪夷所思。
甚至有少部分臣子覺得,這是戶部尚書為了獲得皇帝重視,故意胡言亂語......
只不過,絕大部分臣子哪怕心中再有疑慮,但也相信了大半。
原因很簡單。
當今天子可不是隨便能夠蒙騙的。
自天子登基五個月以來,多少大臣鋃鐺入獄,萬劫不復?
以天子的雷霆手段,豈是區區一個戶部尚書能夠蒙騙的?
戶部尚書肯定也知道這些。
就算給戶部尚書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在這種事上虛報數額......
戶部尚書既然敢向皇帝這般稟報,心中肯定已經有了完全的把握......
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望著開始沸騰的滿朝文武。
“愛卿們可有疑惑?”
關于大唐帝國的稅收,李祀也沒想過隱瞞之類。
衡量一個帝國的興盛與否,主要在于每年能夠收上來的銀錢有多少。
稅收不僅僅代表大唐帝國的國庫是否充盈。
更是大唐帝國的整體形勢。
如果大唐帝國內名不聊生,百姓們連自己都養不活,又能有多少稅收?
“啟稟陛下。”
“老臣有所疑惑。”
一位年邁的大臣站出列,拱手道:“如果老臣聽的沒錯,戶部尚書大人說的是上個月的稅收就有一千兩百萬兩?”
這位大臣話音剛落,戶部尚書立即道:“啟稟陛下,臣所說的每一個字,皆有真憑實據。”
“我大唐上個月上月商業稅收共一千兩百萬,其中長安城內收上來的商業稅占據一大半,有七百萬兩,剩余六百萬兩則是在地方收上來的商業稅!”
戶部尚書說話的語氣非常肯定。
并且,戶部尚書的臉上如沐清風。
大唐帝國的收稅越多,就表明大唐的國庫再也不缺銀錢。
這樣一來,日后陛下若用到錢,他戶部尚書也不會出現拿不出的一幕。
戶部尚書作為皇帝的錢袋子,如果不能滿足皇帝的需求,恐怕他的尚書之位,就要做到頭了......
作為臣子,如果不能為皇帝分憂解難,那皇帝養著臣子的意義在什么地方?
“是真的?”
提出疑惑的大臣望著滿臉自信的戶部尚書,咽了咽口水。
“真的是一千兩百萬兩稅收?”
“我的天,我大唐的商業稅,何時如此榮盛?”
“我想到了,前段時間,陛下說要取消關卡稅,難道,商業稅暴漲這么多,是與這個有關?”
“陛下目光深遠,我等遠遠不及......”
朝中的大臣們皆被戶部尚書雙腿哆嗦,滿臉振奮之色。
一個月一千兩百兩。
十個月就是一億兩千萬兩。
一年下來,大唐收上來的稅收將達到一億四千四百萬兩白銀。
這是什么概念?!
戶部尚書望著朝中臣子被震的七葷八素的神色,又說出了一個更加震撼人心的話語:“這一千兩百萬兩,僅僅是商業稅。”
“等到明年年初,土地稅改革出來,土地稅收將是商業稅的數倍以上。”
戶部尚書話語剛落。
滿朝文武陷入死寂之中。
土地稅?
是商業稅的數倍以上?
大唐帝國的土地稅,有這么多嗎?
臣子們難以置信。
如果不是看到戶部尚書信誓旦旦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