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節度使制度自大唐立國以來便延續至今。
經歷兩百年風雨飄搖,讓大唐歷代帝王忌憚不已。
然而,即便如此,卻沒有哪位帝王有魄力廢除節度使制度。
原因很簡單。
節度使們擁兵自重,手握權勢。
節度使制度的廢除,已經不是大唐皇帝說了算了。
但如今,朝堂之上的陛下決定廢除節度使制度,卻沒有任何一位大臣提出反駁......
天下十大節度使,已經被平定了九個。
當今天子,確實有資格廢除節度使制度。
只不過,朝中大臣們一想到遏制大唐帝國兩百年的制度在今朝被廢除,頓時有些恍惚。
片刻之后。
一位大臣走出列,拱手道:“陛下,如今天下節度使還剩下嶺南一地......”
“若現在宣布廢除節度使制度,是否會刺激到嶺南節度使,讓其不顧一切?”
這位大臣話音剛落。
朝堂上其他大臣頓時一驚。
確實。
安西節度使勾連異族的教訓剛發生不久。
萬一將嶺南節度使逼急了,對方效仿安西節度使,那該怎么辦?
大多數臣子心念起伏,覺得陛下太過心急了。
站在朝堂前列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內閣次輔楊青林,以及戶部尚書等幾位大臣,則一言不發的站在原地,沒有附和其他臣子。
在楊青林等人看來,陛下竟然準備廢除節度使,一定是覺得萬無一失。
以楊青林對陛下的了解,陛下每做出的決定,表面上看起來可能有欠考慮,但實際上,卻是經過千錘百煉。
例如土地、商業稅改革......
在實施這道政令之前,又有哪位臣子能看出政令之中蘊含的意義?
因此,楊青林等人只需要靜靜的站在原地,等待陛下的決定即可。
“嶺南節度使?”
李祀環視朝堂,毫不在意道:“嶺南節度使自知罪孽深重,主動獻上兵符,然后率領全族自盡。”
李祀話音剛落。
滿朝群臣只感到頭皮炸開。
罪孽深重?
全族自盡?
這怎么可能?!
文武百官們第一反應就是不信。
開什么玩笑!
嶺南節度使又不是傻子。
怎么可能會做出這種荒唐決定?
只不過,當臣子們聽到皇帝話語中意味深長之時,頓時心中一寒。
嶺南節度使全族恐怕確實死盡了。
但是不是嶺南節度使自知‘罪孽深重’,就不知道了。
朝堂大臣們不敢繼續往下想下去。
就在滿朝文武冷汗直冒之時。
一道洪亮的聲音響徹在太極殿上。
“臣附議,陛下廢除節度使制度,乃我大唐之幸,乃黎明百姓之幸,陛下之功,當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只見元載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滿臉振奮道。
元載話音剛落。
其他臣子猛地反應過來。
“這個馬屁精!”
大臣們心中惱羞不已,卻毫不猶豫的跪在地上,齊齊高聲道:
“臣附議,陛下廢除節度使制度,乃我大唐之幸,乃黎明百姓之幸,陛下之功,當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李祀高坐龍椅寶座之上,望著下面俯首叩拜的朝堂群臣,微微抬手道:“都起來吧。”
關于嶺南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