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朝堂大臣心目中,堪稱威脅到大唐帝國根基的‘天下布武’,對于李祀來說,不過是一種收割國運的手段罷了。
一旦所有的百姓平民皆成為后天境武者,大唐帝國的整體國運必然會上一個臺階。
至于威脅?
至于隱患?
至于動搖根基?
李祀根本嗤之以鼻!
真以為李祀沒有任何應對手段?
不管是運朝之力,還是母皇伊琳娜的培育無限蟲族戰士,都足以讓有心之人被碾壓上幾個來回。
大臣們心中擔憂的那一幕,完全不存在。
內閣次輔楊青林沉默片刻,拱手說道:“陛下既然已經有所決定,臣等自然沒有異議。”
楊青林雖然不知道,皇帝這樣做的底氣是什么,但陛下既然如此肯定,楊青林當然選擇相信陛下。
自李祀登基以來,每一個舉動,開始都是出人意料,但結果卻又在意料之中。
就在半年之前,李祀準備廢除節度使制度。
當時楊青林大驚,下意識的去阻止,認為李祀此舉,必然有傷國本,甚至會為大唐帝國帶來戰火硝煙!!
但現在呢?
昔日蔑視皇權的十大節度使,除了一個隴右節度使王武林識趣,自愿交上所有兵權,其他九位節度使,下場如何?
還有收回天下土地,楊青林第一反應就認為不可能。
天下土地早在太宗皇帝時期,就已經被分了下去,現在若是收回來,怎么可能?
但當江南一地的世家大族被血洗之后,誰敢抗旨?
至于開疆拓土,更是楊青林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此時已經成為現實,東西兩塊大陸,已經淪為大唐帝國的統治疆域。
皇帝帶給楊青林的震撼實在太多了。
以至于現在,當楊青林聽到皇帝已經決定下來,腦海中閃過的念頭不是繼續勸諫,而是期待著皇帝接下來又會展現出什么樣的手段?
“臣沒有異議。”
“臣也沒有異議。”
“臣附議。”
...
其他站出來準備勸諫的大臣們,見到楊青林退了回去,仿佛想到什么,立即不再阻止。
“既然愛卿們沒有異議,那此事就這么定了。”
李祀微微滿意現在朝廷上的這些臣子,點頭說道:“傳朕旨意,將這三式武學,下方到郡縣地方,朕要看到這三式武學徹底在所有百姓之間普及開來。”
“任何藏私者,按照唐律處置。”
李祀的聲音響徹在太極殿上。
當然。
只有具備大唐帝國民籍的百姓,才有資格修煉這三式武學,至于大唐周邊的諸國,以及西方的列國......
則不在天下布武的范疇之類。
“遵旨。”
內閣次輔楊青林躬身接旨。
楊青林倒沒有覺得,這三式武學在百姓間普及會是什么問題。
百姓們都十分聰明。
知道什么對自己有利,什么對自己不利。
一旦讓他們知曉,修煉這三式武學,可以成為高來高去的武者,肯定會欣喜若狂!
再加上朝廷從中間推動,等同于大勢所歸,不會出現任何意外。
當然。
肯定有很多勢力不希望看到這一切。
例如江湖上那些門派,地方上的世家之類。
這些勢力壟斷天下絕大多數資源,靠的是什么?
傳承資源!
世家門派之中,每一代都會誕生武者。
正是靠著這些武者,才能保住各方勢力長盛不衰。
但這三式武學,卻將這些世家門派打落神壇,跌到與百姓平民們相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