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曾經的師兄弟再見,卻是人非物是。慈航道人成了現在的觀音菩薩,太乙真人也成為了天庭六御東極妙嚴青華大帝,各為其主。
上次的地府之戰,雖然兩人已經見過,但那個時候他們可不是主角,也輪不到他們出來敘舊,這次才算是兩人真正意義上的時隔多年后的第一次見面。
看著完全變了個模樣的慈航道人,太乙真人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緬懷之色,大概是想到了當年在昆侖山上時論道的場景吧,但這畫面也只是一閃而過。
觀音也看到了太乙真人的緬懷之色,當她可就沒有太乙真人這般矯情了,神色始終沒有變化,就連心境也是平靜如水,沒有泛起了絲毫的漣漪。既然已經叛教,而且還走了輪回轉世的路子,她觀音已然與過去斬斷,不再是闡教的慈航道人。
“東海龍王所說之言不知菩薩以為如何?”太乙真人緬懷之后,神色淡然地看著觀音說道。這話一出,其實已經息事寧人的姿態了,不然豈會這樣問。
退到一旁的敖廣低垂著頭,對于太乙真人之言并沒有什么的反應,他在退開的時候已經死心了,沒必要在為此事鬧心,但是這事他絕對是不會就此罷休的。當年就是哪吒大鬧了東海害了他兒子的性命,如今又是太乙真人親自出馬威壓龍宮,真是欺龍太甚,再次讓他看清楚了闡教一脈的嘴臉。
“龍王之言卻是過了些,這猴王也不是故意要大鬧東海,不過是無心之失,此事還請青華大帝看在我佛門的份上放他一馬,如何?”觀音不動聲色地掃了一眼敖廣,然后面帶笑意地說道。
“就依菩薩之言,若是這猴頭再有下次,數罪并罰!”太乙真人眉宇間露出一絲威嚴,沉聲說道。
“南無阿彌陀佛!”觀音雙手合十應道。
龍宮水族聚在敖廣身后,聽著太乙真人與觀音一唱一和屈辱感油然而生,敢怒不敢言。
隨后,觀音帶著大勢至和孫悟空就踏浪而去,轉眼就消失在了海底。太乙真人在觀音走后,也沒有去管敖廣,直接騰云而起返回了天庭。
觀音和太乙真人先后離開后,幾位龍宮水將紛紛圍在敖廣身邊,一臉怒色。
“陛下,他太乙.....”一位夜叉將軍怒聲說道,但話還未說完就被敖廣打斷了。
“今日之事就這樣了,下去之后也莫要多言,日后自會有分曉!”敖廣指了指頭頂,然后低聲說道。
“是,陛下!”眾水族齊聲領命道。
這口惡氣放在以前肯定是要忍下去的,但是現在的形勢不一樣了,不要說龍宮水族了,就是他敖廣也忍不下去。
闡教的做法或者說太上老君做法是欠妥的,只顧著配合佛門如何如何,而不想想東方之人的態度,顧此失彼,最終將‘自己人’推到了佛門那邊,削弱自己的同時壯大敵人。
或許在太上老君眼中,這些人的態度無關緊要只要人族的根基不動,他就可以穩坐釣魚臺。至于這東方是玄門之地還是佛門之地,于他而言又有什么關系,只要人族興盛即可。